摘 要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随着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不管是在发展速度、发展质量上,还是在发展规模上,都存在明显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切实推动农村经济的高效发展,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毕节市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部分主要农作物产品生产效率偏低、部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指标不达标、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且品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解决好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有利于实现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毕节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经济发展
Abstract
The Times are progressing and the society is develop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economy, the material living standard of the social public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However, 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there is still a certain gap between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obvious deficiencies in both the speed, quality of development and the scale of development.This requires u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ncrease the economic income of farmers, and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Bijie city has achieved some positive result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faced with problems such as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some major crop products, substandard indicators of green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lagging agricultural product brand construction and the brand effect is not obvious.Solving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is conducive to realizing the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e’s agricultural and rural economy and completing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Therefo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Bijie Cit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我国的农业文明历经了上千年的演变,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从宏观发展来看,基本上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信息化等具备了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过渡。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农业现代化,不仅解决社会化大市场和农户小规模生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应用和推广农业技术;还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和工作问题,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我们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我国未来二三十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战略。毕节在脱贫攻坚阶段是重点区域,受到八个民主党派的帮扶,“十三五”时期,毕节市农业发展取得良好开端,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取得很大成功。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毕节市现代农业发展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2021年省一号文件强调着重发展“四个农业”,发展高质量、有发展特色的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构建科学农业,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深化品牌、品质,提高产业规模。
毕节市地理位置优越,位于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三省交汇处。地型奇特,地势呈东低西高,由高原、盆地、河流纵横、山地,平坝、谷地、洼地等几十种不同类型的地质交叉构成的喀斯特地貌,有着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由于毕节市气候适宜,降雨量丰富,四季分明,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大量水资源。由此对毕节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研究进行分析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2研究意义
1.2.1现实意义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对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影响深远。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能够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建设提供最坚实有力的支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持续增长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现实生活。加快推进毕节市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有利于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产业发展;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快速实现。因此,大力发展毕节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2理论意义
从理论层面对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明确“农业现代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 明确基于地域差异的多元化农业发展路径是推进我国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必由之路,加快推动建设“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是实现毕节市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是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运用与完善。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分析毕节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3概念和特征
1.3.1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同时也包括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相协调,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
1.3.2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农业机械化。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采用大面积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单位或生产地区,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
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坚持生态良性循环的指导思想,维持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不滥用自然资源,兼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第2章 毕节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毕节市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过实施“3321”和“万”工程等农业产业示范工程的探索和发展,全市农业产业化的经营领域不断拓宽,经营体制不断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的格局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已进入由数量扩张型向数量质量型并重发展的新阶段。
2.1毕节市农业发展现状
2.1.1大部分农产品产量呈下跌趋势
“十三五”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快速、高效的发展势头。毕节市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近5年的粮食、棉花、油料和水果产量等多项主要农作物生产指标一直都稳居全国各省前列。根据2016-2020年毕节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毕节市主要农产品中,粮食产量和蔬菜产量所占比重最大,其中毕节市粮食产量相对前几年不断提升,2020年粮食总产量为3739.24万吨,较2016年增长了375.44万吨,为扛稳粮食大省提供了保障。蔬菜总产量近几年快速下降,2020年的蔬菜产量仅为2016年蔬菜产量的62.78%,为5093.14万吨,大幅下降。其他各项毕节市主要农产品中,除禽蛋产量发展比较稳定外,其余农产品产量如棉花产量、水产品产量等都分别呈不同程度的下跌。
表1 2016-2020年毕节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名称 | 单位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粮食产量 | 万吨 | 3363.8 | 3460.24 | 3829.2 | 3702.21 | 3739.24 |
棉花产量 | 万吨 | 37.3 | 29.95 | 24 | 23.93 | 22.74 |
油料产量 | 万吨 | 151.5 | 156.5 | 129.4 | 121.36 | 119.54 |
蔬菜产量 | 万吨 | 8243.7 | 8193.37 | 5058.5 | 5155 | 5093.14 |
园林水果产量 | 万吨 | 1508.6 | 1524.59 | 969.9 | 956.56 | 1004.39 |
肉类产量 | 万吨 | 462.5 | 457.67 | 472.3 | 466.52 | 433.4 |
禽蛋产量 | 万吨 | 373.6 | 388.54 | 383.7 | 377.96 | 385.9 |
奶类产量 | 万吨 | 480.9 | 448.04 | 387.8 | 391.16 | 433.8 |
水产品产量 | 万吨 | 129.3 | 132.17 | 111.6 | 109.64 | 99.01 |
数据来源:毕节市统计局
2.1.2农业产值较快
通过分析2017年-2020年毕节市农林牧渔业产值可以发现,毕节市农林牧渔业快速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向上稳定发展,2020年其总产值达到6061.5亿元。其中农业(指种植业)总产值3114.9亿元,比2017年2772.86亿元增长13.4%;林业总产值231.4亿元,比2017年林业总产值148.3亿元增长56.4%;牧业总产值2035.4亿元,比2017年牧业总产值1846.23亿元增长10.2%;渔业总产值212.5亿元,比2017年渔业总产值190.3亿元增长11.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67.3亿元,比2017年增长36.6%。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毕节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毕节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快速增长,其中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的增长率远超其他产业。
表2 2017-2020年毕节市农林牧渔业产值
名称 | 单位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农林牧渔业 | 亿元 | 5299.66 | 5373.38 | 5707 | 6061.5 |
农业(种植业) | 亿元 | 2772.86 | 2890.6 | 3085.86 | 3114.9 |
林业 | 亿元 | 148.3 | 175.54 | 186.64 | 231.4 |
牧业 | 亿元 | 1846.23 | 1735.83 | 1813.82 | 2035.4 |
渔业 | 亿元 | 190.3 | 195.86 | 207.49 | 212.5 |
农林牧渔服务业 | 亿元 | 341.97 | 375.55 | 413.19 | 467.3 |
数据来源:毕节市统计局
2.1.3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缓慢
2012年——2020年间,毕节市固定资产投资逐年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投资也是逐年增长,但农林牧渔业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却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2020年,农林牧渔业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3%,比去年下降1.1%。水利管理业投资近几年有所下降,所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更是不足2014年的一半,说明毕节市农业投资比重有待加强,应改善农业投资情况。
表3 2013年-2020年毕节市农林牧业投资情况
年份 |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农林牧渔业投资(亿元) | 水利管理业投资(亿元) | 农林牧渔业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 水利管理业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
2013 | 15780.26 | 590.36 | 84.87 | 3.7 | 0.5 |
2014 | 19104.63 | 651.84 | 171.68 | 3.4 | 0.9 |
2015 | 22629.77 | 794.72 | 205.38 | 3.5 | 0.9 |
2016 | 26147.2 | 1120.95 | 298.04 | 4.3 | 1.1 |
2017 | 28905.74 | 1510.11 | 324.83 | 5.2 | 1.1 |
2018 | 31340.07 | 1686.58 | 269.33 | 5.4 | 0.9 |
2019 | 33012.23 | 1796.19 | 259.89 | 5.4 | 0.8 |
2020 | 35014.35 | 1895.21 | 256.59 | 4.3 | 0.5 |
数据来源:2012-2020毕节市统计年鉴
2.2毕节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2.2.1毕节市现代农业园区快速发展
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是农业现代化的展示窗口。依托园区这一载体,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推进农业产业化、多功能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目前全市农业园区已达326个,其中省级65个(省级重点园区15个)、市级30个、县级30个、乡级201个。遍布在毕节山山水水间的农业产业园区,正逐步成为引领毕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现代农业园区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发展,实现了农户经营、合作经营和公司经营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加速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催生了一大批新的农村市场主体,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打下坚实基础。
2.2.2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不容乐观
发展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产业化经营能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可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不断凝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驱动力,促进产业升级,不断吸纳农民成为产业工人。
通过分析2016年-2020年毕节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可以看出,近几年毕节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上下波动不大,比较稳定。2020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率为65.9%,相比于2016年仅增长1.7%,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增长缓慢。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龙头经营组织个数、龙头企业(集团)个数发展较快,2020年较2016年分别增长578个和594个。农产品生产基地个数、生产加工基地个数等波动较小,2020年较2016年分别增长27个和减少2个。农户参与度、增收比率、农民收益率更是逐年下降。总体上讲,毕节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不高,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
表4 2015-2020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
指标 单位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 亿元 | 6666.1 | 6934.8 | 6297.9 | 6743.5 | 6737.4 |
农业产业化经营率 % | 64.2 | 65.6 | 64.7 | 66.6 | 65.9 |
龙头经营组织个数 个 | 1974 | 2181 | 2529 | 2575 | 2552 |
龙头企业(集团)个数 个 | 1703 | 1899 | 2212 | 2303 | 2297 |
农产品生产基地个数 个 | 688 | 699 | 724 | 742 | 715 |
生产加工基地个数 个 | 33 | 31 | 33 | 32 | 31 |
农户参与度 % | 54.6 | 56.1 | 50.8 | 50.5 | 47.5 |
参与农户增收比率 % | 40 | 43 | 41.1 | 40.7 | 40.1 |
农民受益率 % | 14.7 | 15.7 | 11.9 | 11.5 | 10.5 |
数据来源:2020年毕节市统计年鉴
2.2.3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品牌效应弱
农产品品牌化有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2月15日,毕节市农产品的商标有效注册累计量仅为44660和30899个,排名分别位居全国第12位和第10位,与农产品商标有效注册累计量排名均占据全国第1的广东省相比,分别相差97363和44807个。有效注册商标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成效,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毕节市现有的农产品品牌数量相对较少,品牌建设工作相对滞后。从农产品的知名度来看,通过对2020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排名前10位省份的农产品优势区、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及地理标志商标获取情况等品牌质量衡量的关键指标的统计可以看出,在这些省份中,毕节市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数量比较多,为17个,排名并列第2,即农产品在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绿色发展和管理保障等方面都具备了相对较高的发展起点,但与其它省份相比,在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获批数量上的最大相差量达到了289个,2020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获批数量也仅为全国最高水平的1/3,都处于明显劣势地位。另外,毕节市地理标志商标获批数量虽处于中游地位,但与获批数量比较多的省份相比,却有3~5倍的差距,也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2.2.4农业机械化发展良好
2017年-2020年,毕节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机械化水平达到80.61%,比2016年增加5.91%,发展势头良好。自从2017年淘汰落后农机后,农机装备结构继续优化,毕节市农机总动力保持每年持续稳定增长,2019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7706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2562万千瓦。机械耕种面积和机械收获面积每年也呈平稳态势增长,较2016年分别增长293千公顷和633千公顷。总体来说,毕节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态势良好。
表5 2016年-2019年毕节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年份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74.70% | 76% | 77.20% | 80.61% |
农机总动力(万千瓦) | 11102 | 7402 | 7580 | 7706 |
机耕面积(千公顷) | 6624 | 6669 | 6825 | 6863 |
机收面积(千公顷) | 5192 | 5397 | 5533 | 5825 |
数据来源:毕节市经济年鉴
第3章 毕节市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3.1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毕节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近几年农业产业化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其产业化呈“孤立”状态,未形成规模,致使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深入。大多数地区以第一产业为主,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不足。部分地区以加工业为主导,与第一产业连接不够紧密。所起,毕节市规模化程度较低,成为了毕节市农业现代化的阻碍。并且市场流通体系、技术服务体系、文旅休闲服务业发展不足,未形成产业融合发展链条。优势主导产业不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深。总之,毕节市农业现代化工作需要从“范式”到“模式”的演进,需要进一步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创新工作举措,总结推广典型模式,高质量推进毕节市农业现代化建设。
3.2部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指标不达标
长期以来,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是消耗大,农业资源开发无度,致使毕节市农业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绿色可持续是农业现代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其对主要农作物的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都提出了相应的约束性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年鉴》中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相关数据的初步整理计算发现,毕节市近5a的农用化肥施用总量虽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相对量依旧偏多,农作物产品的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也一直高于全国平均量的水平,2019年一度比全国平均农用化肥施用量高出0.04t·hm-2,由于农民对农药的使用缺乏正确的方法,农药的滥用,引起土壤酸化,严重破坏了农业的生态环境。另外,毕节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膜的使用量较大,使得大量的农膜留存在土壤里,造成了严重的白色垃圾污染。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3规模经济弱化对农产品品牌发展的束缚
近年来,毕节市农业品牌建设虽有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杂、散、小、弱等问题比较集中。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全省的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还不够高,小农经济依旧是农业生产的主体部分,从而致使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质量标准体系不完整等问题比较凸显。以张家口,承德地区为例,该地农产品深加工比例较低,其中果品加工率不超过10%,粮食深加工率不到7%,较发达国家和地区90%以上的产品深加工率相差甚远。另外,规模经济弱化致使毕节市现有的知名农业企业相对较少,全省缺乏成熟的农业市场主体,部分潜在价值发展空间较大的农产品由于无法匹配到品牌发展的优质“宿体”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徘徊,最终导致毕节市农业品牌建设成效不够突出。规模经济弱化导致的品牌红利影响程度不够,致使部分僻远地区未能切实意识到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以至于其对农业品牌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较少,有的地区甚至还未将此事提上议事日程,最终使得部分优质农产品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3.4政府资金支持较少
政府在农业发展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提升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需要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近年来,毕节市但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仍然不足。农业生产存在自身缺陷,如生产周期长、比较收益较低等,从而使得政府财政支持的资金流向非农产业,减缓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另外,由于乡村融资渠道少,没有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农民和企业不能有效地获得扩大农业生产的资金,获取农业生产的资金更为短缺。尽管政府适时指定有效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但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投融资体系,财政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资金仍然不足。从毕节市农业发展的现状来说,在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上升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