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因此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了解目前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照护方式的研究现状,深入研究其发展状况,总结近几年对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照护方式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目前现存的照护方式较单一且缺乏整体性和创新性。本文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照护方式进行综述,探讨其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为临床上对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的护理提供更确切及更新颖的参考依据,为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照护;综述;研究进展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s also constantly improving, so the incidenc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in pregnant women is also constantly increasing.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early care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deeply study the development status,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are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in recent years, and prospec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t present, the existing care methods are relatively single and lack of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will review the early car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explor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the latest progress, 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and novel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care of early gestational diabete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care.
Key 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 early care; review; research progress
前言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代谢异常,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内科合并症之一。由于诊断方法和研究人群不同,各国报告的GDM发病率约为1%~14%[1],我国GDM的发生率约为14.8%,GDM人数位居世界前列[2]。研究发现[3-4],肥胖、高龄孕妇、糖尿病家族史、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减少等是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GDM高危人群数量日渐增加,GDM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本病在孕妇群体中发生率较高且危害因素较多,如果不加以严格的控制,会给母婴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需要加以重视,对孕妇的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给予准确护理。护理是临床疾病治疗和恢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和完善临床上对本病的护理措施,为本病的治疗及护理提供临床依据及借鉴。
1.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1.1对母体的危害
1.1.1有感染的风险
孕妇血糖升高容易滋生细菌感染,同时由于内分泌代谢紊乱,机体抵抗力减弱,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霉菌感染的几率大,尤其以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几率最大。孕妇常出现皮肤破损、尿频尿急、发热、腹痛等症状。
1.1.2流产、早产
妊娠期血糖控制不佳,孕妇羊水过多,容易引起胎膜早破,从而导致早产。有研究显示,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孕妇血糖控制不佳或出现糖尿病漏诊的孕妇发生流产的几率可以达到15%~30%。
1.1.3并发症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疾病,GDM与其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GDM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正常孕妇的4~8倍,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2)羊水过多
羊水过多是GDM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可达到13%~36%。羊水中糖分过高,刺激羊膜分泌增加;由于胎儿血糖升高,高渗性利尿导致排尿增多等都会导致羊水过多。羊水过多容易引起胎膜早破,导致早产几率增大。
1.2对胎儿的影响
1.2.1巨大儿
由于胎儿的能量来源是通过胎盘从母体摄取葡萄糖,母体内过剩的营养物质无法代谢,被胎儿吸收后,过多的糖原加速了胎儿的生长发育,从而发展成了巨大儿。
1.2.2胎儿畸形
GDM孕妇胎儿畸形率比正常孕妇高2到3倍。主要以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你、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较常见,例如脊柱裂、肛门闭锁、脑积水等。
1.2.3新生儿低血糖
由于母体内血糖升高,胎儿一直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胰岛细胞增多,胰岛素分泌增多,但当新生儿出生后仍习惯性分泌较多胰岛素,此时又不能从母体摄取葡萄糖,因此新生儿容易出现低血糖。
1.2.4死胎、新生儿死亡
GDM孕妇的血糖升高,高血糖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瘀滞,血流缓慢,导致微血管发生了变化严重者抑制胎儿发育,加重胎儿宫内缺氧增加死胎的发生率。GDM孕妇发生死胎和新生儿死亡比正常孕妇高4~5倍。
1.2.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GDM孕妇如血糖控制不良,高血糖通过胎盘使胎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诱使胎儿肺部发育不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
2.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
2.1饮食护理
GDM孕妇进行饮食干预是GDM治疗的基础。其中营养指导是治疗GDM的首选方法。理想饮食科学的饮食既要满足机体的能量、营养需要,又要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孕妇应严格控制每顿的饮食量,可采取多餐制,将每天所需的总热量和各类营养素合理分配到各餐次中,每天3次正餐和2~3次加餐,应根据血糖水平、体力活动和降糖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个体化分配和调整。嘱孕妇多食优质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低糖的食物,食物的选择应该多样化,适量搭配粗粮、各种绿色蔬菜、薯类、豆类等,避免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餐后1小时血糖值应≤7.8mmol/L。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孕早期能量需要量同非孕期,孕中期后增加200kcal/d。做些轻体力劳动,能量值为30~35kcal/kg。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营养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可降低妊娠不良结果发生的风险。
2.2运动护理
Brown等报道称,在妊娠期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更有益于血糖的控制。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糖的利用,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一般运动时间选择在餐后一小时,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至少5周或者一周锻炼时间不少于150分钟。根据孕妇的实际身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指导,避免过于激烈、过度劳累的运动。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有很多,比如散步、瑜伽、家务、孕妇体操等,均适合GDM患者。孕妇运动时必须有家属或专业人员陪伴,如在孕妇运动过程中出现乏力、心悸、头晕等不良情况时能及时照顾。同时适当的锻炼还能消耗脂肪和能量,有效控制孕期体重增长,防止肥胖或者超重带来更多的并发症,还能骨盆内脂肪沉积减少,有利于自然分娩。
2.3药物护理
若患者经过科学的饮食调整和适当的运动锻炼后,血糖控制情况依旧不佳,则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但禁忌口服降糖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种类、剂量和注射方式,告知患者药品的名称、作用使用方式以及注意事项,教会患者胰岛素注射,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首选短效胰岛素,因为其不容易通过胎盘,从小剂量开始,注射胰岛素应在餐前30分钟进行,严格遵照医嘱注射用量,按时规律监测血糖,测每次餐前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以利于发现血糖波动情况,方便医务人员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一般情况下,胰岛素治疗的血糖下降应以15%~30%为宜。同时用药期间注意低血糖症状,若孕妇出现心悸、全身乏力、出冷汗、头晕等情况,应立即平卧,给予糖果或饼干纠正低血糖。
2.4心理护理
经确诊后多数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紧张、担心预后不好及对胎儿的影响,也有患者出现盲目乐观,对疾病不重视,导致耽误疾病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正确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走出消极情绪,也不盲目乐观,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以及提高疾病治疗依从性。孕妇心理状态直接影响了血糖水平和疾病发展,受不良情绪的影响,体内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性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增高,从而加重病情,最后造成恶性循环。为此,许多研究者提出对GDM患者提供个性化、连续性的心理护理,引入网络平台的全面护理,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时刻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对其能及时梳理,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自我管理行为。
2.5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对患者早期护理的必要途径。对于筛查出GDM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护意识。医护人员可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预防及护理的优缺点,避免患者及家属产生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提高治疗依从性,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健康教育方式主要有口头传授、健康知识讲座、视频播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有效的健康教育能起到及时干预的作用,保持患者的病情稳定,控制血糖水平能减少母婴并发症。有研究显示,糖尿病和肥胖都会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对孕妇定期进行预检筛查,及时发现血糖异常,进行全面干预,能减少血糖波动对母婴的远近期不良影响。
2.6孕期检查
督促孕妇按时产检,测血糖、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等,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胎心监护,以监测胎儿在母体内的生命体征。休息时宜左侧卧位,孕28周后学会自我监测,分别于早、中、晚计数1h胎动,如胎动<3次/h和<20次/12h,或突然减少50%以上,提示胎儿宫内缺氧,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