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文化街区属性特征与保护、发展
1.1属性特征
历史文化街区在国际上有很多叫法,如历史地段、历史城区、保护区、地方历史地段、传统建造物群保护区等等叫法。1933年8月,由“现代建筑学派”代表勒柯布西耶提出了关于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这是第一个在保护历史文化方面的文件,并提出了“历史街区”的定义:“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禁止破坏,并应加强保护”。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后,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法定的名词。由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调查研究后公布的历史文物较多并且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并将这些历史价值丰富的城镇、街道、村庄上报到我国国务院进行报备就是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街区中的空间种类丰富,而且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街区空间。例如哈尔滨的道外历史街区融合了中西方的文化,从建筑设计方法来看采用的是欧洲各时代的建筑手法,从空间布局上来看采用的是我国传统的四合院空间形式,因此,哈尔滨的道外历史街区具备 “中华巴洛克”风格。而长沙坡子街历史文化街区,根据当地的湖湘文化,形成了美食一条街的商业小吃街文化。
历史街区空间作为一种现代的城市遗产,人们的活动始终参与在历史街区空间之中,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悄然改变街区空间的面貌。一方面,历史街区空间在物质形态上属于城市中的交界;另一方面,历史街区的特性也界定了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空间,饱含了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笔者认为历史街区可以理解为:经过年代遗留下来的,城市或者城镇具备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它体现了当时某个时期的历史文化特色,反应了历史的发展等。地段内的每个建筑不见得都有历史文化价值,但是在这整片的区域又必不可少,这整片的区域统一地体现出当时的历史文化风貌。从结构上看,不仅仅限于历史建筑、雕像、庙宇等,也包括了民房、商店等等。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具备物质价值意义,还具有非物质价值意义,历史文化街区相比于一般的旅游景点空间特征比较明显;历史文化街区经过现代化商业的整改与调整,将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充分体现出来,对传承与弘扬城市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历史街区,体现了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文化,是当时文化形态的整合体,经过时间的沉淀和积累,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不同类型的建筑和规划理念的融合在一起,确切地反映了特定时期城市经济、政治、文化、街区面貌、居民生活方式等信息。
1.2保护和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环境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历史的保护和城市的发展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城市一条街道的两侧,左边为土砖瓦房的历史区域,右边则为一幢幢高楼大厦,隔街相望,泾渭分明。
这一现象在历史街区及其周边的公共空间更加明显,一方面历史街区每天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观光旅游,例如坡子街、太平街等著名历史街区每年都有上千万的游客来一睹风采;第二方面城市的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飞速,鉴于历史街区的保护政策,导致靠近历史街区的公共区域两种情形:第一种是宁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这片区域以前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照旧。第二种是为了城市的发展,从而摩登高楼拔地而起,丝毫不顾历史和现代的碰撞。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其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多方面的。当地的人们都会受到因城市遗产文化过度消费以及遗产开发的房地产做造成的影响。由于原始居民的数量不断下降,那么他们的传统活动和生活习俗也消失殆尽[7]。”这是法国学者弗朗斯瓦.舒尔(Francoise CHOAY)所提出的保护城市遗产所导致的副作用或者反作用。 所以,历史街区与其周边的公共空间成为兼顾历史保护和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应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其周边的公共空间的发展,是各种方面综合保护和提升的环境综合性任务,是发展城市现代化的关键内容。
2城市公共空间属性特征
2.1基本属性
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最早提出“公共空间是指我们社会生活中能够形成舆论的一个领域”。随着时代的进步,公共空间的概念也有各种领域的界定,如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乡规划学和建筑学等等,由于领域的不同,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界定也是不同的。
芦原义信观点限制自然是定义城市外部空间的开端,城市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外部环境,这个外部环境有人类创建的。相比于没有界限的自然环境,外部空间具有更见深刻看的意义。[8] 任何使人感到舒适、具有自然依靠并可以看到更广阔空间的地方,均可以称之为开放空间是一切可以使人们获得舒适感、可依赖的并且可以眺望更见辽阔的空间的地方。[9] .这是亚历山大发布的《模式语言:城镇结构》中对“开放空间”所下的定义。
国内有学者认为“向全体公民开放的,承载社会公共生活的,并向城市中的物质实体要素所构建的空间为公共空间” [10]。
通过分析比较,笔者认为“公共空间”这一概念具有以下要点:①它是一个具体的实体空间概念,包含了尺度、边界等形态特征;②它具有联系性,“公共”二字就决定了它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密切,是为人们生活提供场所;③它既为人们生活交流提供了场所,又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是空间和活动的承载体;④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理念等的发展,也影响到它的发展。
2.2类型划分
公共空间类型的划分,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划分。《公共空间设计》一文中认为:室外公共空间和室内公共空间是公共空间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提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共同使用的室外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场所就是室外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都属于室外公共空间,这一部分的内容目前已经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11]。
还有学者从各种视角出发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分类,例如自然形成的空间环境资源和人工设计的空间环境资源是从自然和人工的角度进行划分;将城市公共空间划分为民用区、商务区、道路交通区和游览休息区四大空间类别是按照公共空间的功能进行划分的;将城市空间划分为居住用地、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四大类型是按照土地的使用性质划分的;按空间在城市中的地位分为:主导空间、附属空间;按城市公共空间功能类型分为:酒店空间、餐饮空间、办公空间、商业空间、娱乐休闲空间、展示空间等等。
3历史街区周边的公共景观空间分析
3.1空间特点与发展过程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于2003年颁布,文件中明确提出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的保护要进一步加强,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是重点保护的内容。加强了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并且明文规定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以及为确保该地段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的风貌协调区。2005年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进一步确定保护的目标和原则,严格保护街区历史风貌.维持保护区的整体空间尺度,对保护区内的街巷和外围景观提出具体的保护要求。从保护的界限范围、建筑的高度控制、道路交通和市政工程几个方面颁布了多种要求。目前,历史街区和周围的公共空间的发展愈加完善,相应而生的概念也多不胜数。
3.2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保护、更新
历史街区与其周边的公共景观空间,是历史空间和城市空间的共享。“共享”一词在景观领域出现雏形,是赖特提出的“流动的空间”理论,在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里,他认为要想使人们感受到周围的空间是不间断的、逐渐变化的,而不是间断的,那么对螺旋形坡道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赖特的住宅中,他想同时表达出与大地的归属以及在空间中的“自由性”。所以他将建筑物中平行于地面无限延伸的平板加以组织,而且介绍了一个垂直的核心,好像是在低沉忧郁的屋顶上抛下锚一样。[12]对后来的设计师产生深远影响。
1989年,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首创“有机更新”的理论,并将其付诸实践改造了北京菊儿胡同项目。该项目以建筑质量为核心,分离出保留与更新的院落部分。并非一开始全部拆掉,而是针对建筑质量的依据,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图2.6-2.7)就像吴良镛先生的观点一样“对城市的现状进行改造,要注意改造的规模大小以及尺度,另外,要根据变化的要求和内容,将城市现在与未来的发展的关系处理妥当,规划设计的质量要不断提高,从而使每一个改造的内容都可以同步发展。 [13]”该项目也获得了亚洲建协的优质建筑金奖和1992年联合国世界人居奖,菊儿同项目的成功也开创了小规模更新的理论思潮,对我国的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提供了指导的方向。
1993年,日本著名建筑师小林正美设计的冈山县高梁市,经过20年的“专家工作营”的设计研究模式,提出了对“城镇建设”即历史街区的方法论,“具体三个大类是空间论、规划论和机理论,如下所示:
空间论:围绕家具、建筑、街区等有形的物理空间的设计品质
规划论:围绕当地特有的历史、经济、社会等在“城镇”发展中的方向和具体的措施等
机理论:实现理想的空间和愿景的具体方法及需要发起的活动、建立的制度等[14]”
高粱市历史街区通过“专家工作营”的方式,把设计的思路和当地人们的意愿相结合,和居民们共同商议和整理出达成共识的设计规则。
设计方案里的“门”的提案,在被空地和停车场残食的传统街区里,设计一个带屋檐的大门修补道路垂直方向上的视线完整性,从而塑造了其纵深连续感。
仓库“藏”的再利用,也体现了与人们商议的设计结果,如今,这里是游客们青眼有加的重要场所。该项目也为历史街区及其周边的公共空间更新和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2000年,上海新天地项目轰动了全国。上海新天地是上海太平桥历史街区改建的,以地产开发的保护性更新模式,把具有良好地理区位优势的建筑再利用,改造为以餐饮、办公、娱乐、商业购物等为主的第三产业,提升了街区的整体形象,使得周边地区的商业价值显著上升。地段改造采用了“保留建筑物本来面貌,改变建筑物内部设置”是地段改造主要采用的方法,保存建筑物本来的面貌以及周围环境,对其不断进行维修,改变建筑物内部设置使其具备符合时代的使用功能。建筑物及其周围的环境由原来的供人们居住的功能变成了旅游景区,将整个居住场所改造成集文化、游览、购物、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场所。一些不必要的建筑物要进行拆除,并种上花草树木以及挖掘人工池塘,使环境得到绿化。在一系列的改造之后,这些建筑物还保留着原始的面貌,内部的设施已经现代化了(如图2.10-2.11)[15]。一时间“新天地”模式成为了历史街区更新的榜样,其他城市纷纷效仿,成都宽窄巷、南京1912、武汉新夭地等。
如今,国内在历史街区及其周边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更新正在逐渐完善,国家
的重点关注也使得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历史街区及其周边公共空间的更新与保护中。张雪伟认为,人们进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空间就是日常生活空间,实际上,人们的日常生活要在家庭、工作单位、消费场所、非消费的公共场所之间不断变换,这种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所赖以发生的场所和空间,就是日常生活空间。 [16]。 舒平在《共享生活空间——社会学的启示》一文中提到共享生活空间的概念和发展,共分三个方面:1.实用功能思想2.有机空间思想3.环境综合原理。张倩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一文中对国内外历史街区的环境研究,提出了历史遗产保护与外部环境更新的原则和关系,创立了保护、规划、更新互相存在的新指导模式。
4人与历史街区周边公共景观空间的关联性分析
4.1人与历史街区周边公共景观空间的联系
城市主体源源不断的需求、效益和目标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主体自身所具备的发展的动力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从城市主体的角度分析,人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他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每一个部分发展都是不同步的,因此其发展也极易出现片面化[17]。城市是人们聚集在一起而形成和发展的,人是城市的主要构成部分即主体,是城市构建的发起者,是空间环境的使用者,也是促使空间变化的根本因素。
作为城市的主体——人,具有普遍性特征,上至在街头遛弯的老爷老太太,下至刚刚出生的襁褓婴儿,每天都在使用着城市的公共空间。人们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生活与发展,才使其具备了人人参与性和发展性。各种各样的人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不同的收入,不同的职业特性,不同的信仰等等汇聚到一起,形成和发展的公共空间同样也具有多元化的性质。正是人们的不同,引导城市空间不断改进和发展,形成了满足各类人需求的公共空间和设备等等,这也是保持城市活力的根本因素。
人的普遍性和多元化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人人参与性和发展性相互影响制约并发展着。人们在一天天的变老,对环境的需求也会随之而有所变化,列如年轻的时候觉得走过这一段路感觉很轻松,到老了腿脚不便了,就觉得路边应该设几个座椅当歇脚点才合适。所以如何满足这动态的需求,成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重点。
4.2各类历史街区与人的关联性
城市问题实际上是城市中人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城市主体与客体、城市各个主体彼此相互关联。人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空间的三个方面之间的联系是其主要部分 [17]。《城市结构域城市造型设计》中格哈德·库德提到“街区形状划分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圆形五种。而人们需求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历史街区的发展。笔者按建筑外环境肌理总结了以下三种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与人的联系。
(1)“田字型”历史文化街区与人的联系
由图可见田字形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布局,由十字构成,东西、南北连接通透,轴线感强烈,但是街道之间的交流性弱。因为场地的空间形态为十字形,人们的活动往往只能被限制在十字的街道范围,去往街巷内部需要走固定的道路才能进入,街巷之间的交流与活动受到场地的限制。
(2)“一字型”历史文化街区与人的联系
由于国内外保护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一字型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形式属于现今常见的形式。这类空间形式为一条直线,街内人们南北、东西对向而行,活动被限制在“一字”街道空间内。由于街道空间的有限,人们的交往与参与活动往往比较临近,所以该类空间大多为人们的休闲散步空间。
位于澳大利亚的尼克尔森购物街正是“一字型”历史文化街区发生变化的经典项目,不仅让尼克尔森购物街重新兴起,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项目位于富士贵区的中心,是当地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但是一直不太受人们欢迎。哈赛尔设计集团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调研和人们活动的变化,了解到人们急需的公共空间用地,并且通过采取无车的市民活动区来展现创新的活力;通过增设的创意座椅来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街头设置的公共艺术表演区也成为了人们习惯的观看交流空间
项目的翻新设计,巩固了市民活动区生机勃勃的要素,并且将最新的创意理念融入到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使得此空间的流动人口也逐渐增加至重新兴起,人们纷纷向往生活在此空间中,体现出生活维度变化给公共空间带来的影响。
(3)“破碎”型的历史文化街区与人的联系
如今,随着日益增长的活动需求,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街巷型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动参与与交流方式。街巷型的街区的交通流线四通八达,人们往往能够走最便捷的路到达目的地;人们活动的交流也呈现出网状流线,便利的交通和活动参与性也集聚了空间的人气。
位于镇江的大龙王巷历史街区是典型的“破碎型”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国务院批准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由于当地建筑年代久远,多为明末清初的老旧建筑,延续了一直以来的街巷型格局,但是由于时间、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影响,老旧建筑失修、风化等,直接导致了支离破碎的“破碎型”空间格局。一些老街巷空间无法正常通行,影响到整个街巷的完整性,人们通过街巷往往需要绕路才能到达,人们的活动联系渐渐减弱。
街区通过禁止车行来整治街巷内交通,从而保证街巷内行走通畅;通过外部设置的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来缓解街区内必要的停车空间,街区内部的空间允许人行和非机动车通行;通过修缮和翻新来达到内外联通,延续了街巷空间的布局,新增了街巷来达到人们的通行需求,形成了破碎式的网状结构;通过还原街巷空间尺度来维持街巷空间的完整性、统一性,保持了空间特色,使人们的交流更加亲近、密切,从而促进了空间活动的发生,吸引了更多外来游客。
4.3人与历史街区的情感维系
传统节日文化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是人们长期以来的文化沉淀凝聚的过程。如今,各地历史街区的节日文化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和保护,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的提高和生活场地的变化而变得难以维系,人们开始用行动支持地域文化的维系。
如道口的火神庙会,起源于宋末元初,虽然已过数百年之久,但是火神庙会的节日依旧保留了下来。每年的农历正月27开始至29,道口古镇的都要举办火神庙会,上万人聚集于此,火神庙会庆典(如图)。
道口平时交通一般都是畅通无阻,一到火神庙街,大街上各处拥堵,万人齐聚道口古镇,人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和保护着当地的火神庙会的传统文化。
会上有一幕幕盛装出演的大戏,河西高跷、军庄秧歌、背阁、抬阁、八卦秋、武术表演、竹马、莲花灯、火龙、花船等(如图),每年一度的庙会向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所有的表演都是自发性的,当地人民携子女盛装上阵,上到70岁老爷爷下到6岁小朋友,都参与其中。
从老到幼,从脸谱到服装,无不体现了浓郁的汉族传统文化色彩,也表达了人民对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人们对历史的情感维系。
小结
本章首先对“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和“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的公共景观空间”三个基本概念作出解释,指出:“历史文化街区”是经过年代遗留下来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结合到一起的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的城市或城镇地域。“公共空间”具有联系性,是人们活动的载体,具有物质性、社会性、载体属性和复杂性。其类型划分包含了尺度、边界等形态特征。“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公共景观空间” 既考虑到环境的交接空间的流动,又考虑到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特点;然后本章对相应而生的理念进行了区别与联系,最后从各类历史文化街区(田字形、一字型、破碎型)与人的关联性、人与历史街区的情感维系两个个方面分析了人与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公共景观空间的关联性。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