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

摘要

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利于人们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还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不论是在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上都可以积极地去应对,然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开始。幼儿期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此次研究为幼儿的生活行为表现而展开,通过观察幼儿日常行为表现,再根据所表现的行为进行分析,以找出影响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原因,最后解决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问题及提出相应对策。通过观察中班幼儿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采访幼儿家长来更多的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及向社会各类人士发放调查问卷,最后整理分析得到一定结论。经研究表明,影响中班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师、幼儿园的因素。由此需要从存在问题中找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中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

Absrtact

having good living habi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life. It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noble moral character,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Whether in life, study or work can be actively dealt with, but to cultivate good living habits from an early age. Early childhood is an important stage to develop good living habits and a key period to affect a person’s growth. This study is carried out for the children’s life behavior performance, through observing the children’s daily behavior performance,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behavior analysis,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children’s bad behavior habits, Finally, how to cultivate children’s good living habit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By observing the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small class, we can find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parents to learn more about children’s behavior and to distribute questionnaires to all kinds of people in society, finally collate and analyze to get certain conclusion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hildren in small classes to develop good living habits are family, teacher and kindergarten. Therefore, we need to find out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from the existing problems.

Key words: small class children; good living habits: develop

引言

幼儿的一些日常生活习惯的正确养成及与否不仅直接地会影响着一个学龄儿童自身的神经系统的健康生长发育,而且对于一个幼儿的语言记忆力和其他心理上的发展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中班的幼儿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是有的幼儿仍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需要教师及家长的教育指导。而针对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相关策略研究,以往的研究者们和教育专家们已经提出了很多的教育研究方法,但是中班幼儿生活习惯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仍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明显的改善和纠正。在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下,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已经是幼儿的学习及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刻不容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已经明确提出:幼儿必须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指的是幼儿在饮食习惯、卫生习惯、衣着习惯、睡眠习惯各方面表现良好,可以不依赖于成人的帮助而独立的完成的一种稳定的、健康的自主行为”。“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深远,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它对幼儿的影响是深远的、根深蒂固的、使幼儿终身受益”。

我国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理论研究已经相当丰富,但重点细化到生活习惯上面,对中班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希望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探索和总结出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相关策略并能应用到实践中去,丰富中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理论研究。

从实践意义的角度来看,可以有效引导和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育和养成,提高中班幼儿的综合素质。同时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为家长和幼儿教师提供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方法,提高其教育效果,有助于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概念界定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指导孩子学会自我服务,这是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总是和他们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联系在一起的。现在许多孩子生活习惯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大,就是自小在生活自理一缺少锻炼造成的。不少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过于保护,片面强调孩子年龄小,轻视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压抑了孩子对劳动习惯的需要,阻碍了孩子劳动能力的发展,这种爱孩子的方式是不明智的,缺乏主见的。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出发,要求和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们自己去做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天天碰到又不难做到的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孩子能胜任的事,从孩子自我服务劳动开始,让他获得成功,激发他进一步的劳动热情。通过这种细小的活动,可以使孩子及早摆脱成人的照顾,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在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无论是社生活制度还是自我服务方面的要求,都不能操之过急,要讲究科学性,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要求孩子玩完玩具放会原处,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对孩子说:“玩具要回家了,你帮它找找家在哪儿,把它送回家吧!”这就比向孩子提要求效里要好的多。当孩子把玩且收放好以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一、中班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主要是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面向我所实习的幼儿园的三个中班幼儿的家长,共发放了69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60份,围绕着中班的幼儿生活习惯的四个主要方面(幼儿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生活自理习惯)对中班的幼儿家长进行了调查问卷。通过向家长发放关于幼儿生活习惯的调查问卷和我自己的观察,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中班幼儿有些依然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总体来看,绝大多数幼儿在幼儿生活习惯方面表现较好。

(一)在卫生习惯方面

在中班幼儿饭前便后自觉洗手的行为习惯中,幼儿的自觉性十分重要。中班的幼儿只有在学会无需他人提醒的情况下自觉饭前便后洗手,才算是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而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尤其在卫生习惯能否自觉饭前便后主动洗手这一良好生活习惯之前,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幼儿的习惯现状。而从表中可以看出,中班的孩子在饭前便后洗手的自觉性还是很高的。

表1.1饭前便后洗手自觉性百分比分布表

 人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3761.761.7
需要提醒1830.091.7
不能 总数5 608.3 100.0100.0

通过对中班幼儿卫生习惯的问卷调查,从表1.1可以看出,有六成的幼儿在饭前便后能够自觉去洗手。但同时依然要四成的幼儿没有饭前便后自觉洗手的习惯,其中有30%的幼儿在大人的提醒下会去洗手,但仍有8.3%的幼儿做不到饭前便后自觉洗手。由此可以看出,中班幼儿在饭前便后能否自觉洗手方面的情况大部分可以不用提醒,总体表现良好。

(二)饮食习惯方面

在幼儿饮食方面是否良好的问题上,我将幼儿的饮食习惯细化为孩子能否独立进餐以及中班的幼儿是否挑食两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在进行中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之前,必须要先了解幼儿饮食习惯的现状。

1.绝大多数幼儿能独立进餐

表1.2能否独立进餐百分比分布表

 人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5795.095.0
偶尔能11.796.7
不能23.3100.0
总数60100.0 

通过对中班幼儿能否独立用餐的问卷调查,表1.2可以看出能够独立进餐的幼儿多达95%,偶尔能独立用餐的中班幼儿占比1.7%,不能独立用餐的中班幼儿占比3.3%.由此问卷可以看出:只有极少数幼儿在中班仍不能独立进餐,需要成人喂。但从整体上看,幼儿在独立用餐方面大多数都没有太大问题。

2.个别幼儿挑食

表1.3是否挑食百分比分布表

 人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不是3660.060.0
偶尔是1321.781.7
1118.3100.0
总数60100.0 

中班幼儿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表1.3中可以看出,有60%的幼儿不挑食,但仍有40%的幼儿存在挑食的现象,其中有21.7%的幼儿是偶尔挑食,另外18.3%的幼儿总是挑食。总体来说,幼儿有少部分幼儿没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但大多数都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睡眠习惯方面

幼儿的睡眠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中班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发展。因此幼儿期的孩子必须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关于中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与否的现状调查,我又将它细化为:独自入睡、需要成人陪伴入睡、偶尔需要陪伴及借助其他玩具入睡来展开调查。

 表1.4睡眠习惯百分比分布表

 人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3761.761.7
不会,需要成人陪伴入眠35.066.7
不会,偶尔需要陪伴入眠1118.385.0
借助其他玩具入眠915.0100.0
总数60100.0 

通过对幼儿睡眠习惯的问卷调查,我们从表1.4可以看出:61.7%的幼儿能够独立入睡,但仍有18.3%的幼儿偶尔需要在成人的陪伴下入睡,而有5%的幼儿必须在成人的陪伴下才能入睡。另外,还有15%的幼儿需要借助其他玩具入睡。但总体来说,幼儿在睡眠习惯方面还算可以。

(四)自理能力方面

幼儿的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幼儿期又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期的孩子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而如果要帮助中班的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就需要了解其自理能力的现状。关于幼儿自理能力方面的问卷,我又细分为幼儿能否自理大小便,自己穿脱衣服和叠衣服以及穿鞋。

1.幼儿多数能够自理大小便

表1.5幼儿大小便自理能力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能 47 78.3 78.3 偶尔能 7 11.7 90.0 不能 总数 6 60 10.0 100.0 100.0

通过对幼儿大小便自理能力的问卷调查,表1.5我们可以得出:中班幼儿有78.3%的孩子能够大小便自理;11.7%的中班幼儿偶尔能自理大小便;但仍有10%的幼儿不能自理大小便,需要成人的帮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定的问题,个别幼儿需要提高自理大小便的能力。

2.中班能够自己穿脱衣服和叠衣服的幼儿占大多数

表1.6幼儿穿衣能力百分比

 人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4066.766.7
偶尔能1321.788.4
不能 总数7 6011.6 100.0100.0

表1.7幼儿能否自己叠衣服百分比

 人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4575.075.0
偶尔能1118.393.3
不能 总数4 606.7 100.0100.0

问卷调查的统计显示,表1.6可以看出能够自己穿脱衣服的中班幼儿占66.7%,偶尔能自己穿脱衣服的占21.7%,而不能自己穿脱衣服的幼儿占11.6%;而在幼儿能否自己叠衣服的问卷调查中显示,表1.7可以看出能够自己叠衣服的幼儿占75%,偶尔能叠一次的占18.3%,而不会叠衣服的幼儿占6.7%。因此教师及家长还要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争取一个幼儿也不掉队。

2.幼儿在穿鞋方面问题较严重

表1.8幼儿能否穿好鞋百分比

 人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2440.040.0
偶尔能2135.075.0
不能1525.0100.0
总数60100.0 

通过问卷的调查和整理,表1.8我们可以看出:中班能够自已把鞋穿好,不会穿反的占比比较小,才40%;而不能穿好的占25%,偶尔穿好一次的占35%。因此,幼儿在这方面需要加强培养。

二、中班阶段幼儿不良生活习惯的问题及分析

(一)教师层面

1.教师缺乏发现问题的洞察力

教师对幼儿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对幼儿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幼儿期的孩子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才能发现问题。幼儿教师面对一个班的幼儿,就会对一些幼儿的不良生活习惯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另外,有些幼儿园教师缺乏发现幼儿不良生活习惯问题的意识,个别教师对中班幼儿存在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反应不敏感。幼儿教师的观察不仔细,幼儿中有些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幼儿教师工作懒散,工作态度不认真、不负责,使得有些幼儿不能及时的改正自身的不良的生活习惯。

2.教师教育活动成效不明显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方式,虽然幼儿园对相关方面涉及很多但成效不好。通过观察发现,有些幼儿对幼儿教师说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听不进去;个别幼儿出现不怕幼儿教师的现象,使幼儿教师的工作难度进一步升级。个别中班幼儿对幼儿教师的管教不感冒。另外个别教师的教育方法有待改善,有些幼儿教师缺乏教育艺术,教育方式过于死板,没有与时俱进。年轻的幼儿教师虽然有创新意识,但缺乏权威。同时教师对幼儿教育方式趋于单一且没成效,幼儿对相关教育活动提不起兴趣来。幼儿教师没有有效的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管幼儿,提高积极性。同时没有使幼儿形成主人翁意识,让幼儿一起动起来,互相监督,共同努力。

(二)家长层面

1.家长重视技能培养,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疏忽

人们一般认为家庭是幼儿教育的第一个活动场所,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基本技能的发展和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的家长越来越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家长们乐此不疲的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以防孩子的成绩输在了起跑线上,却对于幼儿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比较的忽视。他们认为一个孩子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了,忽略了现在是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一个关键时期,是为幼儿的未来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个重要阶段。有的幼儿家长更是下意识的做起了幼儿的甩手掌柜,认为幼儿在他们幼儿园会学会这些的,不用他们操心。

表2.1各因素较重要一方百分比

 人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家庭教育58.38.3
学校教育3558.366.7
同等重要1931.798.3
社会教育11.7100.0
总数60100.0 

通过调查问卷反映,幼儿家长更多的认为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幼儿教师的责任,从而安心的做甩手掌柜。58.3%的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园的教育是重要的,31.7%的幼儿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同等重要,但只有8.3%的幼儿家长觉得家庭教育对幼儿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具有影响。而幼儿家长把教育重心放在了对幼儿技能和兴趣的培养,而忽视了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幼儿家长的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对习惯养成的忽视,都会使幼儿的进一步成长受阻。

2.孩子模仿的能力强,家长榜样作用消失

幼儿期的孩子他们自己的模仿能力比较好,但他们对分辨一件事情好坏的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家长及教师的各种行为他们都会自觉或下意识的进行模仿。但是有的家长自身就没有对孩子进行一个好的价值观的引导和生活习惯的培养,这会对该时期的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没有对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模范榜样作用。中国有句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尚未形成。幼儿如果看见他的父亲在家里随地吐痰,他也会下意识的跟着进行模仿;有些幼儿如果看见他的母亲随手乱扔垃圾,他也会学会这一不良的生活习惯。由此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家长的这种模范和榜样作用对于幼儿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但是通过调查显示,幼儿家长缺乏榜样意识和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意识。个别家长过于溺爱自家孩子,不忍心严格对待自家幼儿,纵容了幼儿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而幼儿家长自身的不良行为有进一步的对孩子形成了不好的影响,使幼儿没有及时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家长轻视了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

3.祖辈溺爱,纵容了幼儿不良习惯形成

 有些调查发现家里的老人十分溺爱孩子,使幼儿在家无法无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而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有的幼儿不喜欢吃的菜由着他们不吃,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家长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的幼儿饭前便后不及时洗手,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也没有及时的发现并批评指正,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的孩子在家还要爷爷奶奶给喂饭,追着让幼儿吃饭,老人也没有及时的纠正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老人对孩子的放纵行为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长远的教育和发展。

家里的祖辈对隔辈过于疼爱,同时方式方法也不正确。这样下去,会造成孩子既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同时会形成骄纵的性格。无论是从近处看或是从幼儿长远发展来看,都是极其不利的。

4.家长缺乏培养幼儿相关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能力

家长进行学前教育的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幼儿家长认识到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但因没有掌握相关的教育知识和经验,导致的教育方法不对。幼儿没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效果不明显;有的幼儿家长因为工作太忙,把幼儿的教育问题全权委托给幼儿老师,自己不闻不问;有的幼儿家长则完全不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和生活习惯的教育和培养。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以后有的是时间,不急在这一时。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得出,35%的幼儿家长没有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能力和水平,33.3%的幼儿家长表示没有时间去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31.7%的幼儿家长更重视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幼儿家长没有方法和经验技能去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的占比最多。家长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指导教育,这对幼儿的生长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幼儿家长缺乏专业的教育能力,容易弄巧成拙。

表2.2家长的困惑百分比

 人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没方法培养2135.035.0
没时间培养2033.368.3
培养习惯,怕影响学习1931.7100.0
总数60100.0 

(三)大众媒体的影响

现在电视,智能手机等大众媒体广泛使用。其中电视等大众媒体播放的内容中所产生的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也会慢慢的让幼儿进行模仿,从而对幼儿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幼儿家长及幼儿教师对其播放的不良内容没有及时进行筛查并正确引导幼儿。中班幼儿还没有形成对不良行为的正确辨别能力,容易对其进行模仿。由于幼儿身处在社会大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会使幼儿受到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例如幼儿看见别人在公园乱丢垃圾,在社区看见他人随地吐痰,看见别人在餐桌上吃着不健康的零食,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幼儿的模仿,进而慢慢使幼儿逐渐养成不良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四)家园合作不到位

在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普遍存在着幼儿家长与幼儿教师沟通配合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等情况。家长在家没有做好示范榜样作用,家园信息不互通,幼儿在园是一种表现,回到家又是另一种表现,这会产生1+1小于2的后果,不利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有些幼儿家长长期不与幼儿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幼儿平时在家的表现情况,使得幼儿教师不能及时的进行引导,同时不能发现问题的所在及时纠正。家园沟通机制不完善,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缺乏配合,对幼儿园教师布置的家庭教育任务不积极认真对待等种种情况。这些都为幼儿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过程中增加了阻碍。

三、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在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而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未能起效果、幼儿家长的不重视以及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及在家园合作方面家长的参与性较低,家园之间在合作的时候缺乏沟通。对此,本人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策略

(一)教育阶段是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阶段

1.教师层面的策略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需要明白幼儿这一阶段的特征。中班的幼儿相较于小班来说,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成长,他们的心智也有所提高,因此中班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由于幼儿具有爱模仿的天性,幼儿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对自已的一言一行格外的注意,做好幼儿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同时还应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自身专业水平。幼儿教师一定要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比如,幼儿教师想让幼儿养成正确的穿衣习惯,幼儿教师可以以身作则亲自示范如何正确的穿脱最外面的衣物。通过幼儿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幼儿学会正确的穿衣习惯。同时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自已的监督或者委派小班长进行检查的方式,监督和引导幼儿每天正确的穿脱衣物等,让孩子们都能有主人翁的意识,不但自身要做好,还要让中班其他的小伙伴一起做好,大家一起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幼儿教师的榜样示范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幼儿教师只有做好榜样以及做好教育,才能进一步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因此,从幼儿园的管理层教师到基层普通教师都要做好准备。基层幼儿教师要紧跟幼儿园的指导,一步步跟进。幼儿园的管理层需要制定相关的条规,让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常态化,让幼儿园从上到下都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幼儿树立榜样。

2.教学的层面

就教学层面来说, 幼儿教师可以定期进行以幼儿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主题开展五大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认识到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另外,为了让教学活动更吸引孩子的兴趣,提高参与积极性,幼儿教师更要积极探索更好的教育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行为习惯教育活动,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明白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幼儿教师还可以为幼儿制定一些合理的日常行为准则,可以每天选出一名表现良好的幼儿对其进行奖励,可以奖励一朵小红花,激励其他幼儿向他看齐,促进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幼儿教师可以定期选出几位表现好的幼儿当小班长,每天监督提醒做的不好的幼儿改正。幼儿教师还要不断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及教育方法,在教育活动中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例如,在绘本活动中,教师可以给绘本标记一个序号,让每个幼儿在看完绘本之后可以按照绘本的序列依次把绘本排好,并不断的反复开展教学,让幼儿逐渐养成自觉整理书籍的好习惯。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举一反三进行其他方面的训练,从而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另外,幼儿园的管理层可以经常的组织幼儿教师一起研习有关幼儿行为习惯的课程。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出版相关生活习惯养成方面的绘本,故事书等。幼儿园还可以与其他幼儿园开展合作交流。

(二)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促使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

“家庭是孩子们学习活动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在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幼儿家长一定要努力做好自身的榜样作用,毕竟家长与幼儿的相处时间比较长,家长平时的一举一动都是一面镜子,是幼儿最直观的模仿对象。家长还有努力学习相关的教育经验,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另外,家长除了以身作则以外,还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可以为幼儿量身制定适合他们的生活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按照幼儿生活规章制度的章程行事。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看相关方面的动画片,讲绘本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明白其中的道理。或者带幼儿在社区主动打扫卫生,让幼儿明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等多种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庭教育对幼儿生活习惯养成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做好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因此家长平时一定要做好自身,为幼儿树立榜样,从一点一滴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家园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不能单单只靠幼儿教师的努力,幼儿家长的教育作用同样不能忽视。但是如果幼儿的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效果有很大的出入,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不利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和培养的。因此,幼儿园与家庭应加强联系,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家园双方的配合下,让幼儿在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因此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增加家园的连结;也可以举办家长会,进行一些相关的家庭教育的讲座,让幼儿家长进一步了解园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进而提高家园之间教育合作的效果。另外,幼儿园教师还可以通过家访的方式,与幼儿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提高家园合作的有效性。幼儿父母与教师能够将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表现加以沟通了解,从而发现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上存在的问题,使问题能够有效解决。

结论

“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中班的幼儿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但仍有一部分幼儿行为习惯尤其是生活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家长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家长只有做好榜样作用,同时督促幼儿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另外家长还要不断学习进步,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幼儿生活习惯的良好养成,离不开幼儿教师、幼儿家长的榜样作用。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一定要做好自身,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幼儿教师及幼儿园的引领也非常重要。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tsai.com.cn/news/1030.html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