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言语冲突行为及干预策略

摘要

本研究分析了幼儿言语冲突相关概念和分类,以昆明市某幼儿园多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法,发现(1)幼儿言语冲突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幼儿与女性幼儿处理方式不同;(2)言语冲突发生在游戏活动中的次数最多,其次是教学活动;(3)言语冲突产生原因和解决策略多种多样。多数幼儿由于限制了认知的发展,在冲突发生时不愿主动作为协调者去承担冲突,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本文结合幼儿的一般性特征,从教师与家长两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幼儿;言语冲突;解决对策

一、前言

(一)选题的目的

幼儿言语冲突行为的过程是儿童言语发展必经的阶段,幼儿间的言语冲突不可避免,帮助幼儿正确解决同伴间的言语冲突,降低幼儿同伴间冲突言语的负面效果,这对其认知、社会性交往及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价值。

幼儿园为幼儿间同伴交流提供了一个小型的社会环境,当幼儿之间出现冲突性行为时,大多数成人选择进行立即干预和制止,但其实,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迅速,个性初具雏形,开始懂得运用智慧解决与同伴之间的言语冲突,并带有说理行为,这是幼儿认知的发展;同时,本研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相关理论的指导,特提出了相关的教育建议。旨在通过幼儿自身、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之下,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言语交往技能,充分发挥幼儿言语冲突的建设性作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研究意义

对3-6岁儿童同伴语言冲突行为的观察和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儿童同伴语言冲突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拓展儿童的社会发展理论,了解儿童理解冲突的能力,稳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同时对幼儿同伴间言语冲突行为的分析与研究,也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成人世界与幼儿世界的言语冲突的根本区别,可有效地深入到引发言语冲突的根本原因,探索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本研究从相关理论出发,从三个方面对3-6岁幼儿言语冲突进行分析,丰富了3-6岁幼儿同伴间言语冲突行为的相关理论知识。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幼儿间的言语冲突行为不可避免,当发话人和受话人对互相的价值观、言论、行为方式等持不同意见时,即会产生言语冲突行为。冲突言语涉及反驳、争吵、忽视等多种形式。幼儿间同伴言语冲突行为对幼儿自身的人际交往关系影响深刻,解决不当,则会阻碍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解决合理,则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并能减少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外:20世纪中叶以来,同伴冲突的研究在欧洲正式开始,许多学者逐渐认识到同伴冲突对幼儿的建设性意义。例如,在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中,学龄前儿童难以思考他人,因为他们处于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同伴冲突为幼儿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学会与他人交流。冲突言语是言语分析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从言语结构方面出发,Kakava(2008)将其理论研究从下列三个方面开始分析:(1)言语冲突的结构特征,包括:异议结构的模式、异议结构的标记、对结构特征产生影响的语境。(2)言语冲突运用的策略,包括修辞行形式的辩论、反对性形式的辩论。

国内:我国展开对幼儿同伴冲突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研究的范围很宽,包括冲突行为、特点、策略等方面,研究视角也涉及了多个学科,包括认知言语学、心理言语学、社会言语学等,具有多角度和多样性特点。总的来说,国内言语冲突的研究获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杨蕴芳认为,家长要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为孩子提供更多理性化解同伴冲突的机会,正确看待同伴冲突的教育价值。武文静(2010)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了儿童应对同伴冲突的方式,儿童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在处理冲突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提高【5】。刘艳波(2018)认为冲突言语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促进人际关系更加和谐,降低冲突言语的负面效果【4】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都积极肯定了同伴冲突对儿童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婴幼儿语言冲突的发生有助于他们发展社交能力,在处理语言冲突的过程中,婴儿可以逐渐学会移情,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3-6岁儿童的同伴语言冲突进行了一项观察性研究,从性别角度将儿童的同伴语言冲突分为三类:男男结构言语冲突、女女结构言语冲突及男女结构言语冲突;

(2)根据数据实况及3-6岁幼儿的年龄发展特征,分析言语冲突行为产生的原因;

(3)根据分析的原因,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恰当地提出相关的教育建议。

(五)研究特点

(1)在研究视角方面,以双柏县西城幼儿园为例,对该园幼儿言语冲突进行观察,以该园其中一个班级所有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男男结构言语冲突、女女结构言语冲突及男女结构言语冲突3种不同类型的言语冲突行为进行研究,研究范围小,便于研究,结果具有可操作性。

(2)在研究内容方面,从观察的现象中,分析不同原因所致的言语冲突行为,并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寻找解决策略。

(3)在研究方法方面,观察性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案例和数据的客观性,使研究结果更具稳健性、可参考性和可操作性。

二、研究理论

(一)核心概念界定
1、冲突

冲突是指多种动机同时存在并相互进行斗争的一种状态。王雪冰(2018)认为冲突一般属于人际层面,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受到对方的威胁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就会与他人进行口头和肢体上的冲突【16】。田崔迪(2010)认为冲突是合作的对立,个体为了获取有限的价值和利益,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必须和对手竞争,且尽力去征服别人【20】。冲突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的规范的界定有很多种, 这些概念不同,但无论是心理学中的个人冲突,还是社会学中的人际冲突,都可以通过核心概念来分析:相互对立,没有冲突就没有相互冲突,在对立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尽力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2、幼儿同伴言语冲突

幼儿言语冲突行为指在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中所发生的在言语方面的冲突行为。

(二)言语冲突理论

何俊芳(2009)认为言语冲突分为两种类型,换句话说,有真实的语言冲突和不现实的语言冲突。实际语言冲突是指冲突双方按照语言利益和语言利益,因政治、经济、文化利益而发生的语言冲突,冲突的目的是重新调整双方的利益。非现实性的言语冲突指一方以言语问题为由向对方发泄个人的不满情绪, 同时却不一定期望达到某一种现实的目的【18】

(三)幼儿言语冲突的理论依据

1、言语冲突参与者性别

同性言语冲突参与者,包括男性幼儿与男性幼儿、女性幼儿与女性幼儿,异性言语冲突参与者即男性幼儿与女性幼儿。

2、言语冲突发生场景

我们将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以下四种场景,包括生活活动、过渡活动、游戏活动和教育活动,作为儿童语言冲突的类型。

生活活动包括进园、检查早餐、吃饭、洗漱、上厕所、吃零食、打盹等活动。

过渡活动是非正式、灵活的一类活动类型,包括教学活动前的排座位、上早操之前开小火车排队、盥洗及就餐之前排队等待等。

游戏活动按活动类型分为单项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幼儿逐渐进入合作游戏阶段,本文所观察的游戏活动,基本为合作游戏情境。

3、言语冲突发生原因

本文由刘晓静《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研究》[21]牵头,将冲突分为两种类型:面向对象的冲突和面向人的冲突。在以物质为导向的冲突中,双方被划分为物质利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物体和空间上,双方的目的是获得物体和空间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游戏材料或空间有限。双方出现以人为本的冲突,主要是因为没有孩子或行为不当,导致其他孩子反对或排斥,或在进行某些活动时意见不一,这通常是有意为之。挑衅或控制他人等。

4、言语冲突解决策略

本文将言语冲突解决策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即协商解决、说理与解释、告状与求助、威胁与命令、回避对方。

协商解决是指双方的孩子积极纠正自己的态度,采取一种方式说服对方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

推理解释是指孩子逐渐向其他孩子表达他/她的想法和意见,保持自己的立场,并希望获得其他孩子的认可以实现他/她的目标。

寻求帮助是指当发生言语冲突时,孩子不主动解决,而是向老师或其他孩子寻求帮助。

恐吓命令是指孩子在言语冲突中使用胁迫或命令来解决言语冲突。

互相回避意味着幼儿在语言上遇到困难,有意的避开对方幼儿的话语,采取不接话、转移话题、独自走开的方式进行解决。

5、言语冲突解决结果

口头冲突的后果揭示了冲突结束时冲突的性质和形式。在本文中,语言冲突解决的结果包括三个维度:积极的结果、中性的结果和消极的结果。

积极的结果意味着口头冲突通过调解和平解决,孩子的活动或游戏都可以继续。

中性结果意味着语言冲突不会导致明显的输赢结果。冲突言语冲突,其中一个孩子服从另一个孩子的计划或意见。

消极结果是指幼儿双方的情绪十分激烈、愤怒,甚至场面失控,而使游戏或活动中断。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观察法中的事件取样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合适的表格,选取昆明市某幼儿园的43名孩子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幼儿28名,女性幼儿15名,观察时,同时观察产生言语冲突的两名及两名以上幼儿。为深入幼儿的一日生活,首先进行为期5天的非正式观察,主要熟悉每一位幼儿本身的特点、班级的环境、一日生活常规及班级教学计划;接下来采取正式的无干预观察,并进行数据采集,观察周期为4周,每天的观察从幼儿入园至离园为止,观察内容主要包括:多位幼儿间言语冲突行为持续的时间、儿童语言冲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通过记录观察场景和执行数据分析产生的冲突结果可以分析为积极的冲突解决策略、中性和中间冲突解决策略、消极性冲突解决对策,最后做好统计分类。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不去介入幼儿之间的冲突,以免对幼儿造成影响,同时为了保护幼儿隐私,观察所记录的信息不会对外公开。

四、3-6岁幼儿言语冲突的观察分析

以下部分将对3-6岁幼儿同伴言语冲突做出如下记录:一是言语冲突的结果性质,包括积极结果、中性结果、消极结果;二是言语冲突的活动场景,包括生活活动、过渡活动、游戏活动及教学活动;三是言语冲突的原因,即由物导向的冲突和由人导向的冲突;第四,协商解决方案,推理解释,寻求帮助,命令威胁,回避对手,身体攻击。注意:在实际的幼儿言语冲突过程中,幼儿会使用多种策略,同一名幼儿可能会使用多种不同的策略,或者不同的幼儿使用不同类型的策略。

该观察分析部分,分别在男男结构、女女结构,男女结构中各选取30例典型言语冲突作为研究对象。

(一)男男言语冲突的观察分析

表1男男言语冲突的结果性质分布

积极                中性              消极合计(次)
合计(次)4(13%)     6(20%)          20(67%)30(100%)

从男男结构言语冲突的结果性质分布情况来看,其中积极结果4起、中性结果6起、消极结果20起,占比最高为消极结果。

1、男男言语冲突的活动场景

表2 男男言语冲突的活动场景分布

生活活动      过渡活动        游戏活动      教学活动     合计(次)
积极性言语冲突   1(25%)      1(25%)      1(25%)     1(25%)     4 中性言语冲突     0(0%)       0(0%)       5(83%)     1(17%)     6 消极性言语冲突   2(10%)      2(10%)      15(75%)    1(5%)      20 合计(次)         3(10%)      3(10%)      21(70%)    3(10%)     30

从男男结构言语冲突的活动场景分布情况来看,生活活动3起、过渡活动3起、游戏活动21起、教学活动3起,占比最高为游戏活动。

2、男男言语冲突的原因

表3 男男言语冲突的原因分布

由物导向      由人导向            合计(次)
积极性言语冲突     2(50%)       2(50%)          4 中性言语冲突       3(50%)       3(50%)          6 消极性言语冲突     15(75%)      5(25%)          20 合计(次)          20(66%)      10(33%)          30

根据男男言语冲突的原因分布情况,男性幼儿之间由物引发的言语冲突占比最多,其次是由人引导。

3、男男言语冲突的解决策略

表4 男男言语冲突的策略分布

协商解决  说理解释  告状求助  威胁命令  回避对方  身体攻击   合计(次)
积极性  2(40%)  1(20%)  1(20%) 1(20%)  0(0%)   0(0%)   5 中性    1(12%)  1(12%)  3(37%) 2(25%)  1(12%)  0(0%)   8 消极性  0(0%)   3(12%)  5(21%)  5(21%) 5(21%)  6(25%)  24 合计(次) 3(8%)   5(14%)  9(24%)  8(22%)  6(16%) 6(16%)  37

根据男男言语冲突的策略分布情况,男性幼儿之间发生言语冲突时常用策略为告状求助,其次是威胁命令、回避对方、身体攻击,再次是说理解释、协商解决。

4、男男言语冲突的观察实例

场景:户外游戏活动,

明明和小坤在玩打仗游戏。不经意间,小坤用力推了一把明明,明明因此摔倒在了地上。明明站起来后往小坤肩膀给了一拳,小坤马上跑开了。

几秒后小坤又走了回来,对明明喊到:看我不把你打成烂泥。

明明说:来呀,打就打,我才不怕你呢。

小坤突然缓和着语气说:我们俩不要互相打,我们去打外面的大坏蛋好吗?

明明想了下说:好吧,你看那棵树就是个大坏蛋,走,我们去打它。

明明和小坤相视一笑,继续玩起了打仗的游戏。

在此观察实例中,言语冲突产生于游戏活动,属于由人导向而产生,解决言语冲突的策略中,两位幼儿都有使用威胁命令和协商解决的方式,还伴有身体攻击的趋向,结果呈现积极性。

明明和小坤是一对好朋友,户外活动两个人一起玩游戏,小坤用力把明明推倒,明明很生气。而就在矛盾升级的时候,小坤选择了将目标指向了虚拟的坏蛋即大树,两个人的关注点转移了,于是言语冲突得到了化解。

(二)女女言语冲突的观察分析

表1 女女言语冲突的结果性质分布

积极              中性              消极           合计(次)
合计(次)    15(50%)         7(23%)          8(27%)       30(100%)

从女女言语冲突的结果性质分布情况来看,积极结果15起、中性结果7起、消极结果8起,占比最高为积极结果。

1、女女结构言语冲突的活动场景

表2 女女言语冲突的活动场景分布

生活活动      过渡活动   游戏活动   教学活动     合计(次)
积极性言语冲突 2(13%)      2(13%)   6(40%)   5(34%)    15 中性言语冲突   2(29%)      1(14%)   2(29%)   2(29%)    7 消极性言语冲突 0(0%)       2(25%)  5(63%)    1(13%)     8 合计(次)       4(13%)      5(17%)   13(43%)   8(27%)     30

从女女结构言语冲突的活动场景分布情况来看,生活活动4起、过渡活动5起、游戏活动13起、教学活动8起,占比最高为游戏活动。

2、女女结构言语冲突的原因

表3 女女言语冲突的原因分布

由物导向       由人导向      合计(次)
积极性言语冲突        4(27%)      11(73%)      15 中性言语冲突          3(43%)      4(57%)       7 消极性言语冲突        3(37%)      5(62%)       8 合计(次)             10(33%)      20(67%)      30

根据女女言语冲突的原因分布情况,女性幼儿之间由人引发的言语冲突占比最多,其次是由物引导。

3、女女言语冲突的解决策略

表4 女女言语冲突的策略分布

协商解决  说理解释  告状求助  威胁命令 回避对方  身体攻击   合计(次)
积极性     6(35%)  7(41%) 2(12%)  2(11%)  0(0%)    0(0%)   17 中性       2(22%)  1(11%) 3(33%)  2(22%)  1(11%)   0(0%)   9 消极性     2(20%)  1(10%) 1(10%)  2(20%)  4(40%)   0(0%)   10 合计(次)    10(28%) 9(25%) 6(17%)  6(17%)  5(14%)   0(0%)   36

根据女女言语冲突的策略分布情况,女性幼儿之间发生言语冲突时常用策略为协商解决,其次是说理解释、告状求助、威胁命令,再次是回避对方、身体攻击。

4、女女言语冲突的观察实例

场景:午餐时间

午餐时间,小朋友们都在吃饭,但仍有个别孩子在小声嘀咕。

小雅:晶晶,你有根头发贴在脸上了。

晶晶:那你能给我拿掉吗?

小雅:可是我手里拿着包子,不好拿呀,但是我可以用嘴吹掉它。

(小雅吹掉了头发,这时两人都觉得吹头发特别有意思,于是放下碗勺,互相吹起头发玩来了。)

红红:别吹,边吃边玩,别玩。 (红红是那天的班长)

小雅:我们没玩,晶晶在她脸上梳头发,我帮她吹掉。

红红:我只是在玩,我的头发已经没有了,我还在飞。

晶晶和小雅不再说话,继续吃饭。

在这个观察实例中,言语冲突产生于区域游戏活动,属于由人导向而产生,解决言语冲突的策略中,幼儿使用威胁命令、说理解释、回避对方的方式,结果呈现中性。

在此次言语冲突事件中,红红是值日小班长,她需要维护班级规则,而小雅和晶晶则坚持自己的立场,认为自己没有违反班级常规。老师要求吃饭时要保持安静,红红当面制止了她们在吃饭时的嬉闹行为,但小雅和晶晶则把吹头发当成正当的理由,当红红指出头发掉了她们仍然在吹的事实时,小雅和晶晶才低头吃饭,停止嬉闹,冲突以一方服从另一方的结果结束,呈现中性。

(三)男女言语冲突的观察分析

表1 男女言语冲突的结果性质分布

积极                 中性              消极           合计(次)
合计(次)  6(20%)            18(60%)          6(20%)      30(100%)

从男女言语冲突的结果性质分布情况来看,积极结果6起、中性结果18起、消极结果30起,占比最高为中性结果。

1、男女结构言语冲突的活动场景

表2 男女言语冲突的活动场景分布

生活活动     过渡活动   游戏活动   教学活动     合计(次)
积极性言语冲突   0(0%)       1(17%)    3(50%)    2(33%)    6 中性言语冲突     1(6%)       2(11%)    9(50%)    6(33%)   18 消极性言语冲突   0(0%)       2(33%)    4(67%)    0(0%)     6 合计(次)         1(3%)       5(17%)    16(53%)   8(27%)     30

从男女言语冲突的活动场景分布情况来看,生活活动1起、过渡活动5起、游戏活动16起、教学活动8起,占比最高为游戏活动。

2、男女言语冲突的原因

表3 男女言语冲突的原因分布

由物导向      由人导向     合计(次)
积极性言语冲突        2(33%)     4(67%)      6 中性言语冲突          7(39%)     11(61%)     18 消极性言语冲突        2(33%)     4(66%)      6 合计(次)              11(36%)     19(63%)   30

根据男女言语冲突的原因分布情况,男性与女性幼儿之间由人引发的言语冲突占比最多,其次是由物引导。

3、男女言语冲突的解决策略

表4 男女言语冲突的策略分布

协商解决  说理解释  告状求助  威胁命令  回避对方  身体攻击   合计(次)
积极性    2(25%)  3(37%) 1(12%) 1(12%)  1(12%)  0(0%)  8 中性      3(16%)  5(26%) 5(26%) 3(16%)  3(16%)  0(0%)  19 消极性    1(11%)  1(11%) 2(22%) 1(11%)  3(33%)  1(11%)  9 合计(次)   6(17%)  9(25%) 8(22%) 5(13%)  7(19%)  1(3%)  36

根据男女言语冲突的策略分布情况,男性与女性幼儿之间发生言语冲突时常用策略为说理解释,其次是告状求助、回避对方、协商解决,再次是威胁命令、身体攻击。

4、男女言语冲突的观察实例

场景:区域游戏手工活动

涛涛(男)折好了小汽车,他到依依(女)面前炫耀自夸。

涛涛:你还没做好呀,我的小汽车真好看,你的车挺丑的。

依依:哼,你快走开,你的车才丑,别烦我,真讨厌。

涛涛:我不喜欢,你就生气吧。 (开始玩依依的工具。)

依依(生气):别拿我的东西。我会告诉老师的。

涛涛:你去告,我不怕。

最后,涛涛放下手中的工具,继续寻找其他孩子炫耀。

在这个观察实例中,言语冲突产生于区域游戏活动,属于由人导向而产生,解决言语冲突的策略中,两位幼儿有使用威胁命令、回避对方的方式,结果呈现中性。

此观察实例中涛涛嘲讽依依做的手工不好看,这引起依依的不满情绪,接下来依依用讨厌、走开等字眼说涛涛,涛涛还试图玩弄依依的工具,而依依以告状的名义进行威胁命令,于是涛涛放下工具,进行回避,从而结束了此次冲突。少数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时常伴有争强好胜的想法,比如案例中的涛涛,这些孩子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使用讽刺性的言论。不同的同龄人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是无知的同龄人,有的是认真的朋友,从而引发相关言语冲突。

(四)讨论与分析

1、言语冲突的性别与性质分布

本观察表明3-6岁幼儿同伴言语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性别差异,总体上,在所有观察对象中,男性幼儿言语冲突其结果性质偏向消极,女性幼儿言语冲突其结果性质偏向积极,而男女性幼儿言语冲突其结果性质偏向中性。

男性幼儿相比女性幼儿来说,攻击性行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概率偏高,其中包括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当发生言语冲突时,男性幼儿相互之间易采取直接对抗的解决方式,所以男男结构相比另外两类结构来说消极结果偏多。相比之下,女性幼儿之间、男性幼儿与女性幼儿之间相处模式有所不同,女性幼儿攻击性小,男性幼儿在与之交流时也会随之改善个人的相处模式。

2、言语冲突的场景分布

通过本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发生的言语冲突要多于其他三类活动,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言语冲突也占有一部分比例,在生活活动和过渡活动中占比少。

游戏活动从形式上分为单独游戏、在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中,孩子们进入了合作游戏阶段,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与同龄人互动的机会或环境。且幼儿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个性初具雏形,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在此阶段进一步提升,所以在游戏活动中言语冲突发生次数最多。

3、言语冲突的原因分布

根据观察的结果,男男结构由物导向的言语冲突占比最高,女女结构由人导向的言语冲突占比最高,而男女结构也是由人导向的言语冲突占比最高。

男性幼儿之间常就游戏和物品、空间争抢产生言语冲突,这一点受到该班级每位男性幼儿个人的气质、性格特点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游戏过程中以及环境中材料投放的数目、性质等的影响;女女结构和男女结构两种类型的言语冲突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控制他人、话语矛盾、故意挑衅、行为不当等人为方面,女性幼儿在人际沟通过程中较少引发正面的身体接触,她们更愿意使用合理的说理解释来解决、化解问题,在与不同思想观念的其他幼儿相处时易产生言语冲突。

4、言语冲突的策略分布

依据三类结构中冲突解决策略的选择,男男结构中多使用告状求助的方式、女女结构中多使用协商解决的方式、男女结构中多使用说理解释的方式,这些策略的使用与言语冲突产生的原因是有直接联系的。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总体上开始运用智慧解决冲突,男性幼儿在争抢中,话语上达不到平衡,于是大多求助教师,所以告状求助的策略居多,与此同时伴随威胁命令的方式,如恐吓对方,更有个别男性幼儿表现出身体攻击行为;女性幼儿之间、男女性幼儿之间更多的是根据情况协商解决、说理解释,通过这些恰当的方式摆明态度,积极解决冲突,女性幼儿比男性幼儿在让步妥协、回避对方两方面表现程度更深,这也是男女性幼儿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的差异之处。

五、结论

通过对幼儿言语冲突进行观察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幼儿言语冲突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幼儿与女性幼儿处理方式不同;(2)言语冲突发生在游戏活动中的概率最高,其次是教学活动;(3)言语冲突产生原因和解决策略多种多样,决定于幼儿自身的特点和环境的作用。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tsai.com.cn/news/1522.html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