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骨折术后低蛋白血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摘要

本文报告了1例髋关节骨折术后低蛋白血症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探索分析对髋关节骨折术后低蛋白血症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的方法和效果。入院后护理人员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安全指导、心理护理、低蛋白血症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功能锻炼等护理,同时保证管路的安全和营养干预,同时进行健康指导,确保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术后恢复良好,术后无跌倒、压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在髋关节骨折术后,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病人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髋关节骨折;低蛋白血症;围手术期;护理

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s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experience of a patient with hypoproteinemia after hip fracture.Explore and analyze the methods and effects of perioperative care for patients with hypoproteinaemia after hip fracture.After admission nursing staff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cluding safety guidance, psychological care, hypoproteinemia car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revention, functional exercise care,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pipeline and nutrition intervention, and the health guidance at the same time, ensure that the vital signs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goo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no postoperative falls, pressure ulcers, lung infection, lower limb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other complications.Therefore, after hip fracture surgery, strengthening perioperative car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hip fracture; hypoproteinemia; perioperative; nursing

第1章 前言

1.1研究背景

髋关节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其多因下肢突然扭转或跌倒所致,患者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及功能障碍等[1]。髋关节骨折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2]。髋部骨折的病人由于活动受到限制,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介入,股骨头坏死、坠积性肺炎、压疮等疾病都会导致股骨头坏死、坠积性肺炎、压疮等,股骨颈骨折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种,其中以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为主。由于非手术保守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疮以及坠积性肺炎等,因此临床治疗髋部骨折往往采用手术治疗方式[3]。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行复位内固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复位内固定有两种方法:一是切开,二是闭合。切开复位需要对骨折部位进行解剖和分离,同时对骨折块、端骨膜进行广泛剥离,造成严重的损伤,使骨折端的血液供应受到严重影响,对骨折的修复有不利影响。闭合复位是一种微创手术,创伤小,可以防止骨折块周围的血液循环,保持股前和后两部分的肌肉群,有利于早期下床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目前,临床已有较多研究对比二者临床效果,多项研究显示,切开、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折患者,均可取得良好功能恢复,但闭合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骨折愈合快的优势[4]。老年患者器官存在不同程度的衰竭,加上术中麻醉药物使用,手术切口恢复慢等导致术后早期活动度差,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例如肢体发生不同程度的肿胀、切口延迟愈合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5]。低蛋白血症也是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高龄病人的代偿性较差,术后出血、术中出血、创伤后应激反应、术后白蛋白半衰期短等原因,可引起低蛋白血症。术后低蛋白血症和贫血发病率最高[6]。低蛋白血症是指蛋白质含量不足60g/L或白蛋白小于35g/L的营养不良综合征。低蛋白血症是一种综合原因引起的一种疾病。由于其与疾病的严重性和预后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被广泛的研究。但低蛋白血症往往多为慢性过

程,病因复杂,起病隐匿,易被临床医生忽视[7]。余跃、高云指出,经回顾性分析,超高龄的骨科病人有25.30%的术后并发症,3.10%的病死率。在众多并发症中往往得不到临床医师足够重视的是发生率在22.0%~24.5%的低蛋白血症[8]。文章中指出低蛋白状态是老年人骨折后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蛋白水平与老年人骨折术后较短的平均住院日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意味着在较短的住院期间,较高的白蛋白水平可以使患者在功能状态方面得到改善[7]。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一位患有髋部骨折、术后低蛋白血症的病人。患者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会增加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风险[9]。更多的研究表明,低蛋白血症可以延迟身体的愈合,并降低其对感染的抵抗力,同时会因疾病产生过多不良情绪[10]。目前国内外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低蛋白血症的研究较少,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针对髋关节骨折术后低蛋白血症患者的护理研究中,研究者们多关注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胡凌燕[11]择取78例髋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抓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进行常规遵医嘱用药及基础疾病常规治疗,常规术前准备及病情观察。术后应注意术后的护理,包括术后的教育、康复训练、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住院期间,以病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了有系统的目标明确的方案,并在患者离开医院前了解患者的知识和技术。卫生教育的途径有:术前: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解除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引导患者手术前检查,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具体方式和服药情况及饮食方式。术后一周: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功能锻炼等。该研究者指出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且对照组健康知识总掌握率低于研究组,所以在进行并发症预防与干预时,围手术期护理变得尤为重要。陈晓林[12]对80例骨折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根据标准展开护理干预,根据手术流程配合相应护理。观察组实行整体护理,术前宣教、饮食干预,术后饮食干预、切口干预、引流管干预等。术后一周进行运动护理干预。该研究者指出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庄见绘[13]对200例骨折患者作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一组有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给予快速康复。治疗组以围手术期为对照。(1)手术前的护理:手术前的评估和精神压力.(2)术后护理: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防止并发症、及早康复、加强营养、指导出院。研究者相信,对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魏燕[14]等对80例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4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蛋白指标变化情况。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输蛋白护理等。本研究发现,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防止及减少围术期的低蛋白血症,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方法。综上所述,目前有关骨折术后低蛋白血症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监测、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康复、营养支持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尤其是髋关节骨折术后低蛋白血症的病人,应加强监测,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以保证术后并发症的恢复。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以个案分析的方式,以参与观察、查阅病历等方式进行病历调查。,目的是探索分析髋关节骨折术后低蛋白血症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术前与术后相关的护理措施效果,对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通过髋关节骨折术后低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等的分析,对髋关节骨折术后低蛋白血症患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对于髋关节骨折术后低蛋白血症患者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且能够为相似病例提供临床实践参考。

第2章 案例介绍

2.1一般资料

患者,女,76岁,因三日前不慎跌倒,左髋部着地,当感疼痛,活动受限,就诊于院,拍片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为求进一步手术治疗收治入院,入院时间为2021年6月22日。左下肢肿胀,外展,短缩畸形,外旋角度接近90度,左侧股骨沟韧带中点以下疼痛,左侧下肢纵向叩击疼痛,左侧髋关节运动受限,Bryant三角底侧比健肢短,大转子比内拉托线高。双髋CT:1、左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2、余双髋关节及股骨退行性改变。术前查血示总蛋白值为:56g/L,白蛋白值为35.1g/L。经完善化验检查后,术前诊断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

2.2治疗方法与效果

患者于2021年6月25日在联合麻醉下行左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安返病房予患者骨科一级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伤口以无菌敷料覆盖,患肢垫软枕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吸氧,持续心电监护,留置尿管一根,禁食六小时后可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术后第二日给予拔除尿管。术后三日急查血回报总蛋白值为:50.9g/L,白蛋白值为25.4g/L,提示低蛋白血症的发生,遵医嘱予以20%人血白蛋白100ml输注,术后第四日,第五日遵医嘱予以20%人血白蛋白100ml输注。术后第六日查血回报示总蛋白值为:56.1g/L,白蛋白值为36.2g/L。术后第十二日患者恢复良好,低蛋白血症恢复良好,准许出院,继门诊治疗与随访。

第3章 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疼痛的护理

临床上,骨折可造成较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疼痛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采取不同的镇痛手段对其进行干预,来减轻其疼痛程度,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15]。本案例患者不慎跌倒,左髋部着地,导致骨折,入院后,护士依据疼痛症状,采用VAS疼痛量表对其进行评定。VAS的疼痛指数(0-10):0为无痛感,10分为剧烈的疼痛。经评价,病人的VAS疼痛得分为6,说明病人的痛苦程度对病人的睡眠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可以忍受。护士将评分结果告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患者洛索洛芬钠一片口服对症治疗。护士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语速缓慢地向患者讲述疼痛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取外展中立位,适当制动肢体,用治疗巾包裹冰袋在骨折处进行冰敷,促进肿胀情况的缓解。教会护工对患者骨折部位附近皮肤进行按摩,目的是为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韧带。同时给予患者安静且舒适的治疗环境,帮助患者播放喜爱的电视剧转移患者注意力。护士要加强查房巡视,时刻观察患者骨折部位肿胀情况。6小时后,再次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疼痛评分为3分,提示患者有轻微疼痛,可以接受。

3.1.2预防跌倒坠床

病人3日前意外摔倒,造成左侧髋部骨折。住院后,护理人员检查病人的摔倒情况。评价结果为70分,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坠落。评分表明病人有摔倒的风险。向病人讲解防止摔倒的方法。通知病人,如有任何不舒服,请马上打电话给护士。负责护理人员将“高危跌倒”、“小心坠床”等标识挂在病人的床头。与陪护人员进行针对性宣教,保证陪护能够有效保护患者不跌倒。此外,夜间保持充足的照明,以避免因光线问题而再次受伤。应安装双侧床挡,以防止坠床掉落。告知陪护人员应时刻注意患者的需求,及时帮助患者,避免患者着急而导致的跌倒坠床。护士应每小时观察患者,严格交接班。出院日,患者未发生跌倒。

3.1.3心理护理

由于疫情影响,患者独自入院,家属不能进行陪护,能够明显发现患者情绪低落,常常看着窗外发呆。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 yandDepression Scale,HADS)心理评估,评分为10分,呈轻度抑郁状态。我们通过与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后发现,该患者为高龄患者,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医学相关知识,担心自身病情,骨折部位不时疼痛,担心手术过程中是否会发生意外,治疗依从性较差,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心理问题会影响患者躯体症状,不利于后续恢复。对于患者的心理问题,护士提出了针对性心理干预:入院时,为患者详细介绍了病区环境,告知患者如有需要按呼叫器呼叫。平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让患者讲述自己真实的感受,每日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拉近患者与护士之间的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解答。不仅如此,平时我们还给予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利用视频、图文等形式给患者讲述此病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这样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患者减轻紧张情绪。通过语言疗法来鼓励患者,例如“阿姨今天气色不错”等语言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努力配合治疗,使患者得到肯定,对后续治疗有非常大的效果。由于疫情影响,导致家属无法陪床,患者常常因思念家属而情绪低落,护士每日安排固定时间让患者与家属进行视频通话。经过心理干预,3日后,再次对患者进行HADS评分,HADS评分为6分,属于正常范围,以上心理干预有效。

3.1.4完善术前准备及宣教

护士详细地询问病史、病史、病史、过敏史、营养状况等。配合医生进行相关的检查,确定是否可以进行手术。因为术后要卧床,所以要在床上排便。术后4天,引导病人在床上进行大便训练。护士告诉病人要上厕所,患者认为非常难为情,不予配合,经过护士耐心的解释与劝说,最终取得患者理解。护士为患者拉好窗帘,保护患者隐私。由于患者之前没有进行过这样的锻炼,会感到不舒服,在护士的耐心讲解和引导下,病人逐渐熟悉了卧式排便,并逐渐习惯了卧式排便。术前1日,备血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患者指标正常,可以进行手术。为患者备皮,由于是高龄患者,皮肤松弛,备皮前要注意用带有肥皂水的纱布充分涂抹在备皮部位,备皮时绷紧皮肤,备皮后将皮肤冲洗干净。给病人送上干净的衣物。术后病人在手术前夜用甘油灌肠一次,病人便自行排便。护士叮嘱患者在术前不要进食和饮水,并叮嘱患者术前要注意的事项。减轻病人的紧张和焦虑。病人在临睡之前服用1mg的艾司唑仑,让病人安静的进入梦乡。术前患者能够基本说出手术期间的注意事项。

3.2术后护理

3.2.1低蛋白血症的护理

髋关节骨折术后失血、血液成分破坏、卧床等是造成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主要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活动无耐力、全身水肿等。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血浆蛋白水平的降低不仅会影响伤口愈合、组织修复、免疫功能,还会引起呼吸肌疲劳,免疫功能低下,术后并发症会增加病人的恢复期。

3.2.1.1输蛋白护理

患者由于营养不良及术中出血200ml,除个性化营养支持外,还需要给予静脉补充营养。患者术后三日急查血回报总蛋白值为:50.9g/L,白蛋白值为25.4g/L,提示低蛋白血症的发生,遵医嘱予以20%人血白蛋白100ml输注。输人血白蛋白时要注意一次性输完,禁止二次输入且不可与其他药品同时输入;使用之前要询问患者及家属是否有过敏史,在输入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输液过程中轻拿轻放避免泡沫产生造成白蛋白损失;护士每小时观察患者,如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准备抢救药品及器材;人血白蛋白输入前要先输入葡萄糖、能量复合剂与复方氨基酸,再输入人血白蛋白,且10g的人血白蛋白输入速度要控制在15滴/分。术后病人因为要躺在床上,所以活动量很少,吃的也不多,但是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需要消耗一定的热量,如果吃的不多,或者运动少,身体就会分解出白蛋白,作为能量来维持身体的需求,所以白蛋白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护理人员会建议病人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高热量食品,在进食1h后再输入人血白蛋白。输液当日,护士询问患者得知没有过敏史,未与其他液体同时输入,护士每小时观察患者呼吸、心率等均正常,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术后第7日,抽血化验回报总蛋白值为:59.1g/L,白蛋白值为36.2g/L,患者无不适且低蛋白血症缓解。

3.2.1.2营养干预

患者由于消化系统机能减退,且骨折后有需要卧床休息,同时患者体重33kg,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发生会大大降低老年患者对手术代谢反映的适应能力[7]。所以患者更需要建立合理的饮食方案,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和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食谱,在术后初期应该保持清淡饮食;术后两周后可以进食牛奶、蛋类等高蛋白质食物,多食用这些有助于患者骨胶原的形成[16];在骨折恢复中后期,可以多进食一些钙含量较高的食物;除此之外,患者还应多进食新鲜的水果蔬菜来保持营养均衡。同时禁烟酒和辛辣食物。尽管病人可以通过补充人血白蛋白和血浆来补充蛋白质,但根据以往的研究,人类血白蛋白的半衰期只有3个小时,而静脉注射只能保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手术后适当的膳食干预,对于低蛋白血症的病人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术后要教病人如何合理膳食补充营养,让病人在围术期积极配合,同时要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同时要注意多吃新鲜的虾、鱼、瘦肉、蛋类等高蛋白质食品。手术后要注意缓解疼痛,要确保病人的睡眠质量,同时要做好护理,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比如术后早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多喝水,定期做环状按摩,防止便秘;多吃多餐,多吃,增加进食量。另外,在每顿饭之前1小时增加蛋白粉或奶粉的摄入量,这样可以及时补充消化道中的蛋白质,从而降低静脉注射的白蛋白含量,降低病人的住院成本。

3.2.2病情观察

骨折的病人往往会有明显的症状,但如果没有及时的护理,没有及时的治疗,不但会耽误病情,还会导致肢体活动障碍、缺血性坏死、感染,甚至终身残疾。所以,在平时的护理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血液循环、伤口感染、骨折固定等情况。本案例患者行左髋关节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年纪较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200毫升,手术顺利,在送回病房的时候,病人的口唇和甲床都是红润的,意识清醒,导管畅通,生命体征稳定,没有流血。根据医生的指示,对病人进行骨科一级护理。术后对病人进行了自理能力评分、跌倒评分、压疮评分,分别为20分、跌倒70分、压疮12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20分、跌倒评分70分、压疮评分12分。因此,护士应采取如下护理措施:每小时对病人进行监测,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病人在手术后一小时内血压125/75mmHg、呼吸18次/分、心率82次/分、血氧饱和度99%。患者导尿管通畅,导出尿液颜色为黄色,尿量1500ml,导尿正常。护士已协助患者更换体位,皮肤完好无破损,加双侧床档,保护病人安全。护士指导患者及护工给患者采取外展中立位,指导护工记录患者的出入量,第一天出量2400ML,入量2500ML,第二天出量1950ML,入量2000ML。患者出入量平衡,未见异常。每天都要注意病人的创面,是否有渗出的血液,红肿,避免感染。观察结果如下:术后1日,患者伤口处有10ML渗血,轻微红肿,告知医生,医生给予更换敷料;术后2日,伤口处5ML渗血,轻微红肿,告知医生,医生给予更换敷料;术后3日,伤口处无渗血,无红肿,医生每2日给予患者更换敷料。护士每日交班查看患者皮肤,每两小时翻身,为患者使用气垫床,患者至出院无压疮发生。护士指导护工每日给予与患者患肢30min上下按摩,每日交班观察患者患肢肢端温度、颜色、血管搏动情况,患者患肢指肢端温度正常、颜色红润、血管搏动良好,未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护士交班查看患者腿部固定情况,固定部位松紧合适,腿部呈外展中立位,住院期间骨折固定良好。

3.2.3并发症的预防

3.2.3.1压疮的预防

骨科病人的压疮多见于长期卧床、压迫、压迫部位长期缺血、营养不良等。急性创伤后,人体会出现应激、免疫力下降、神经和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压疮发生。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之一,低蛋白血症是发生压疮的先前因素[18]。病人的压疮评分为13分,属于中等危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护理人员每天早晨清扫床铺,给病人换上干净、乾净的被褥、被褥和衣物。每天换班,对病人的皮肤状况进行监测。护理人员会引导患者定时调整姿势,通常2小时一次,用柔软的三角枕垫子,垫子的角度30度,这样可以保证髂嵴、股骨粗隆、骶尾部、足跟等部位的血液流通,从而降低压疮的危险。另外,汗液、输液液、尿液、排便、引流液等都会造成皮肤的潮湿和污染,可以用温暖的湿巾或干纸巾依次擦拭,动作要温柔,不要用力用力,擦完后可以涂抹一些爽身粉,以保持肌肤的干

燥,避免出现压疮。该病人卧床且年纪较大,缺乏压疮相关知识,因此,对于压疮的预防,护士们在为患者提供护理的时候,也会给患者讲解怎样降低压疮的各种原因、如何减少剪切力等,对病人预防压疮有很大帮助。术后至出院期间,患者按时翻身,床单位按时更换,患者未发生压疮。

3.2.3.2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术后并发症。栓子脱落引起的肺栓塞是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文献报告中,外科手术中的肺栓塞占10%左右,致死性肺栓塞在0.1%~0.5%之间,显著高于正常人。除此之外,DVT导致的下肢水肿、疼痛、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等并发症也高达23%~65%,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7]。(1)护士为患者讲述DVT的形成原因、告诉病人,术后抬高患肢可以避免静脉压迫,保持相同的姿势不能超过3小时,要经常翻身、深呼吸、咳嗽等,饮食上要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食物,以免出现便秘。同时,护理人员还会指导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的早期运动,在术后的第一天,就可以给病人做下肢按摩,让腿部的肌肉得到充分的舒展,从而保证血液循环。(2)告知患者每日需饮白开水2500ML,以此降低血液粘滞度,从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3)手术后12h,遵医嘱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和口服抗凝药物。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要注意进针要浅。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全身皮肤粘膜、牙龈、消化道、注射部位等。患者自入院至出院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3.2.3.3肺部感染的预防

术后为患者进行评估,评估患者是否有痰,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等,患者有少量痰液,痰液为白色稀薄状。每日清晨使用复方氯己定口腔护理液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一次。鼓励患者多进行深呼吸咳嗽,每2h为患者叩背一次,必要时可用排痰机振动排痰。遵医嘱给予患者爱全乐、普米克令舒各一支雾化吸入,上下午各一次,可有效化痰。告知患者经口进食时要将床头抬高、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锻炼。术后至出院期间,患者痰液颜色、性状正常,能够自主深呼吸咳嗽,未发生呛咳,未发生肺部感染。

3.2.4功能锻炼

为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活动障碍,护理人员从术后姿势及早期功能训练等方面协助病人康复。手术当日,病人的下肢维持在外展的中立位,外展20-30度,等病人的下肢感觉恢复后,再进行横膈肌、踝泵的锻炼。在手术后2天,将病人的尿道取出。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康复训练,术后8周,患者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身体活动,比如上肢、股四头肌、大腿、腰部等,拉伸10秒后,再放松,重复两分钟,一天三次。术后10周,循序渐进的增加功能锻炼,锻炼以肌肉不疲劳、髋关节可以承受为准,锻炼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弯曲角度在30°内,每次5min,每天8次。术后3月,患者可从站立开始训练,拄拐下地,患肢无负重步行,一天两次,一次5-10分钟,逐步增加步行的次数,并延长步行的时间,以下肢不感到疲劳为标准。

3.3出院指导

术后第18日患者病情良好,准许出院。患者出院前,护士告知患者应合理饮食,建议患者高蛋白、高热量、低脂、粗纤维、多饮水等。同时也要保持心情愉悦。护士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其中包括正确的穿衣原则,即先患侧后健侧,卧位时,平躺或侧躺时,下肢始终保持外展状态,侧躺时健肢在下,患肢在上方,两下肢之间放置软垫,注意三不:不可坐低凳(小于20cm),不得下蹲拾物,不得盘膝。在家中,病人和家属应注意不正确的体位,保护患侧髋关节。严禁从高处跳下,避免进行激烈的运动。走路时要选择轻巧、比双腋高五六公分的拐杖,如果病人能控制住走路、下蹲、站、转身时,就应该放弃拐杖,避免长期依靠拐杖。护士指导患者及家属坚持足背深跖屈练习,因患者跌倒评分为高度危机,指导患者预防跌倒注意事项,术后3个月可下床,下床时注意循序渐进,如起床三部曲:躺在床上30秒,慢慢地把双腿放到床上,然后继续保持30秒的坐姿。从坐到站,都不能立刻起身。病人要在这里待30秒,然后慢慢站起来,站30秒后再走路。行走时穿合适的鞋,避开湿滑地面等。术后5个月,患者可以在患者的双手支撑下床,然后用健肢支撑,患者的肢体接触地面时不会受到重量的影响,可以挺直腰板,早期的局部负重有利于软组织的生长,促进肌肉功能的完全恢复。病人在习惯了站立后,可以在辅助下进行平步步行,再逐步发展到用两个拐杖走路。当病人不需要别人搀扶的时候,自己还能站着,说明骨折的位置已经完全愈合,如果有足够的自制力。建议病人停止使用拐杖,自行走路,术后膝关节在站立时保持伸直位,术后随着步态的熟练,术后膝关节的活动也会逐步恢复正常。屈髋时要提醒患者不要超过120度。护理人员告诉病人和家人,如果他们在医院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请尽快就医,病人和家人可以了解他们的教育内容和康复方案,并定期进行复查。护理人员将为病人和家人提供书面的健康指南。

总结

本研究中患者左髋关节骨折,需行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高龄且在术后突发低蛋白血症,术后低蛋白血症会使患者免疫力下降,导致切口愈合缓慢,切口感染,增加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导致患者情绪低落。所以当病人住院后,护士会先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经评估后,病人有骨折疼痛的感觉、担心手术及预后、术后低蛋白血症、营养失调等问题,经过护士通过积极与患者交流、转移患者注意力、为患者制定饮食食谱、低蛋白血症针对性护理等改善了患者疼痛问题、营养失调问题、缓解了患者心理问题,解决了患者低蛋白血症问题。同时护士特别重视肺部感染、压疮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问题,为此也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做出了每小时翻身、每日两次驱动、利用排痰机排痰等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病人的围术期进行安全的护理及个体化的护理,使病人在医院内恢复了低蛋白血症,无并发症,恢复良好,骨折处恢复良好,最后痊愈。由这个护理案例,研究者发现,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重视病人的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术后病情监测及心理护理。同时也非常注意预防跌倒的发生。不仅如此,护理人员针对此类营养不良且瘦弱的患者密切监测其白蛋白情况,发现患者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人血白蛋白补充、按时监测白蛋白指数及低蛋白血症期间个性化营养支持。经过治疗与护理,患者现恢复良好且已出院,后续功能锻炼已告知患者及家属锻炼的方法与目的,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与配合。故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对髋关节骨折术后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预后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tsai.com.cn/news/1567.html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