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煤业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研究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来粉饰利润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频发。如果上市公司过度依赖盈余管理,会降低其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决策的准确性,不利于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本文将对上市公司安源煤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项目进行分析,辨别该公司是否存在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并探索公司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的原因以及其相关的经济后果,从而提出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规范化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安源煤业

引言

世界纷繁复杂,金融市场瞬息万变,潜在风险在所难免。《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加强财会监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会计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实际上,我国早期资本市场并不成熟,对各方面缺乏清晰的认知,相关的法规体系起步较晚,过度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屡见不鲜,历经31年的沉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企业过度的资产减值盈余管理行为不断地在减少,在2006年新准则中明确规定不得转回已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但仍留给企业一定的主观判断能力,许多上市公司在得知长期资产减值不得转回后,将视线移至短期资产减值准备,通过为利润“化上一个靓丽的妆”以实现保壳目的。

过度的盈余管理并不利于公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可能让公司陷入无法挽回的窘境里,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误导与其相关的投资者做错误的选择,还会对国家的财政造成一定的损失。无论是对于公司自身,还是对于利益相关者和国家来说,都应该尽可能遏制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本文通过案例的形式,结合安源煤业自身的盈余情况,具体分析资产减值对净利润的影响程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从而在一定程度减少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的空间。

1 安源煤业简介

1.1 安源煤业的基本情况

安源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源煤业”)创立初期称为安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02年6月向社会公众发行了人民币普通股8,000万股,并于2002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12年2月16日经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同意,公司更名为“安源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公司申请其得到了上海证券交易的批准,并自2012年8月3日起公司简称由“安源股份”变更为“安源煤业”,股票代码600397。

安源煤业注册资本为9.9亿,是江西省煤炭生产物流大型企业之一,所属的安源煤矿,曾是中国近代工业十大厂矿之一,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爆发地,由于这一红色历史背景,而广为投资者熟悉。安源煤业的主营业务为煤炭采选及经营、煤炭及物资流通贸易,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其煤炭业务具有运输距离短、成本低的区域优势,拥有着江西煤炭储备中心九江煤码头资源优势以及煤焦电一体化优势。

受煤价持续低迷和关闭退出煤矿影响,安源煤业2016年、2017年连续亏损,大量计提减值准备,该公司股票于2018年4月19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而2018年转回或转销部分曾经计提的减值准备,其净利润为6146.69万元,避免其退市风险,成功摘除ST的帽子。2019年也转回了部分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净利润约为1172.56万元,可惜好景不长,其净利润在2020年又转为负。

1.2 安源煤业的财务状况

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的好坏往往与其发展长久与否息息相关,对于投资者而言,最为直观、最容易获取的是由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若想了解其具体发展情况,需要运用财务知识去综合分析公司报表,无疑这对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投资者来说是一块投资路上的绊脚石。资产减值的计提会导致总资产减少,进而影响资产负债表上的财务数据,最终可能使得其资产负债率过高。一个公司的负债与资产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资产负债率能够很好地反映出该公司的偿债能力,是公司平衡负债与资产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对其后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方向。由于行业的不同以及区域的差异,资产负债率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安源煤业属于煤炭行业,从2016年起国家加大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力度,各个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关闭退出煤矿,据中国产业信息数据可知,煤炭行业2016年至2020年的资产负债率浮动区间为65.10%-69.50%。而安源煤业2016年至2020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02%、90.20%、88.68%、88.75%、93.22%,远远高于煤炭行业的浮动区间,这表明安源煤业面临着巨大的偿债压力以及较高的财务风险,需及时提升公司财务方面的抗压能力,避免产生资不抵债的窘境。

表1-1 2016-2020年安源煤业经营状况单位:万元

年份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净利润
2016年326,123.57291,430.51-200,541.78-214,334.91
2017年413,016.80373,885.90-69,653.41-71,784.02
2018年504,865.57437,686.4313,690.286,146.69
2019年555,398.72503,949.866,271.951,172.56
2020年760,278.14721,799.71-15,808.26-22,193.56

数据来源:安源煤业

根据表2-1所示,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安源煤业2016年至到2020年的营业收入不断上升,这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煤价的上涨,可其营业利润与净利润呈现倒“V”的变化趋势且变化幅度较大,尤其在2016年度,其净利润亏损214334.91万元,而2018年在面临退市风险的压力下净利润神奇般转为正。基于上述情况,安源煤业可能有着利用资产减值进行过度盈余管理的行为,以便往后年度出现盈利的表象。

2 安源煤业资产减值盈余管理分析

2.1 计提坏账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

表2-1坏账准备计提净额与净利润单位:万元

年份坏账损失净利润
2016年49,720.18-214,334.91
2017年3,933.76-71,784.02
2018年6,259.126,146.69
2019年-3,304.531,172.56
2020年-37.26-22,193.56

数据来源:安源煤业

从上表可以看出,安源煤业除了2019年和2020年转回部分的坏账准备以外,其他三个年份都计提了坏账准备且计提的坏账准备存在着较大的波动幅度,尤其是2016年计提了49720.18万元的坏账准备,据其报表显示本期从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中大量计提了坏账准备,其计提理由说明均为“预计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差额”或“无法收回”的笼统说法,随后的2017年与2018年也计提了坏账准备,但金额与2016年相差甚远。根据后面其公布的2016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公告中,详细列出了按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的主要情况,实际按个别认定法补提额为33665.81万元,看似合乎情理。2016年煤炭行业面临着化解过剩产能政策压力,需要大量关闭退出煤矿,且当时煤价持续低迷,不排除安源煤业在预知2016年度会有所亏损时,尽可能一次性将其以前欠款客户有明显的迹象还款困难,按个别认定法集中计提,故意夸大当期亏损,有着一亏到底的意图,并为以后年度的扭亏为盈铺路,管理层也很倾向于利用这一点进行过度的盈余管理。

面对连续亏损两年,安源煤业在2018年面临退市压力,管理者可以选择通过减少或转回计提进行明目张胆的盈余管理,也可以选择利用反向思维增加计提转移视线,而作为一个精明的管理者,更青睐后者,一是能为以后年度的盈利做准备,二是能减少外界对本公司是否通过坏账准备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猜疑。通过观察和对比安源煤业所披露的报表,我们可以发现2019年收回了有关包头市恒祥煤炭经销有限责任公司的1561.63万元和萍乡市永朝贸易有限公司的841.58万元,合计共2403.21万元,而在2018年所披露的坏账计提中也包括了这两个公司,且其均为无法收回按100%比例计提的坏账。由此看来,安源煤业存在着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的行为。

2.2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净润的影响

表2-2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额与净利润单位:万元

年份存货跌价准备净利润
2016年4,558.16-214,334.91
2017年1,199.86-71,784.02
2018年661.056,146.69
2019年136.331,172.56
2020年380.94-22,193.56

数据来源:安源煤业

从表2-2可以清晰看出安源煤业2016年至2020年存货跌价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存货跌价准备整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2020年出现小幅度的上涨。通过查阅安源煤业年报与相关公告可知,为了响应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政策,2016年完成8对矿井关闭退出计划并计提相关材料物资的跌价准备,2017年原本仅仅计划关闭退出所属白源煤矿、桥二煤矿和东村煤矿等3对矿井,最后却再增加了列入2018年关闭退出计划的青山煤矿,而白源煤矿则延期至2020年的关闭计划。将青山煤矿拟列入2018年关闭计划是在2017年年底才公布的,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安源煤业2017年的临时变卦实在让人存疑。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安源煤业在2016年与2017年大量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由于2018年面临着退市压力,其相关的去产能关闭计划尽量提前或者延期,使得2018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骤减至661.05万元。对于存货跌价准备下降幅度,在2018年度报告中披露到2018年没有因去产能关闭退出煤矿计提减值准备事项,其意图很可能在于铺垫好保壳的道路,为提升利润水平做准备,有着将风险集中在亏损年度的嫌疑,与此同时安源煤业转回或转销部分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其转回或转销金额为332.84万元,为公司当年扭转亏损局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2.3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

表2-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额与净利润单位:万元

年份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净利润
2016年116,389.11-214,334.91
2017年46,661.12-71,784.02
2018年6,146.69
2019年1,172.56
2020年7,013.45-22,193.56

数据来源:安源煤业

从上表可以清晰地看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除了2018年和2019年,其他年份均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其中2016年的计提额度为116389.11万元,2017年46661.12万元,远远高于其余年份。对于该减值计提安源煤业在财务报表中表明受到去产能政策的影响,公司对已关闭及开始启动关闭退出煤矿的井巷建筑物、与煤矿生产相关的地面建筑物和井下部分不能回撤的设备等固定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

近年来国家加大治理煤炭化解过剩产能的力度,不断优化产能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并推动煤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对行业大环境和国家限产政策,在合理的范围里进行计提也属于正常现象。然而,通过表2-3可以发现,安源煤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基本是在亏损年度中进行,且计提金额明显超过其所在年度净利润亏损的一半,这就意味着安源煤业在财务上采用了“洗大澡”的把戏,方便往后的年度计提较少的折旧费用,减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以此来“充胖子”,让其净利润数据在关键年份能够及时由负转正,成功避开退市的风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亏损年度大量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成为了上市公司最常用来进行过度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2.4 资产减值总额对净利润的影响

表2-4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总额与净利润单位:万元

年份资产减值准备净利润
2016年182,574.26-214,334.91
2017年54,451.08-71,784.02
2018年6,920.176,146.69
2019年136.331,172.56
2020年7,394.39-22,193.56

数据来源:安源煤业

从上表可以看出其除了2018年与2019年这两年净利润盈利,其余年份均为负,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额越高,其净利润亏损程度越严重,图表中清晰地呈现了其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总额与净利润成反比关系,这也从侧面说明净利润亏损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额有着密切的关联,以致各上市公司纷纷将粉饰刷指向资产减值。从2017年季度报表中可以看到安源煤业在2017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计提的资产减值极少,合计约为-99.13万元,而正是其第四季度计提了54550.22万元的资产减值才导致2017年的巨亏现象,由于其2017年1月至9月的净利润已亏损了-11070.68万元,面对着煤炭产业布局和区域供应格局的变化压力,安源煤业提前将拟列入2018年去产能关闭退出计划移至2017年实施,有着夸大当年利润亏损的可能,以便在2018年中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达到粉饰利润的效果。

2.5 安源煤业与同行业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总额占净利润的比例对比

在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环境下,各区域各地方积极响应,为了更好地探究安源煤业是否确实存在着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在同花顺煤炭开采加工行业板块中,根据煤炭开采加工行业34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算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总额占净利润的行业平均值,并随机选取了晋控煤业和陕西煤业作为对比公司。

表2-5 2016年-2020年安源煤业、晋控煤业和陕西煤业资产减值准备占净利润的比例

年份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安源煤业-85.18%-75.85%112.58%11.63%-33.32%
晋控煤业22.71%11.15%15.55%4.97%7.21%
陕西煤业26.16%4.48%-2.97%0.00%-0.32%
行业平均值19.10%11.01%6.43%5.65%4.75%

数据来源:安源煤业、晋控煤业、陕西煤业

表2-5与图2-1反映出了安源煤业、晋控煤业、陕西煤业和整个煤炭开采加工行业资产减值准备总额与净利润之间的关系。据上图显示,安源煤业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总额占净利润的比例明显高于行业平均值以及晋控煤业、陕西煤业这两家公司。面对中央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任务,2016年各地区纷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出台政策,积极响应去产能。

从表3-5可以看出,在2016年整个行业计提资产减值总额占净利润的19.10%,与其他年度相比较高。从2016年到2020年,相比于同行业晋控煤业、陕西煤业以及整个行业的平均值,安源煤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总额占净利润的比例波动幅度较大,同样是受到去产能的影响,其他两家公司并没有“过山车式”的升降幅度。2018年安源煤业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总额占净利润的比例高达112.58%,远远高于其平均水平和所对比的公司。通过其年度报表可知安源煤业2018年并没有计提与去产能相关的资产减值准备,虽然商品煤产销量下降,但得益于煤价的上涨,其利润总额6462万元,同2017年比扭亏增盈77740万元。由前面章节分析可知,为了避免2018年和2019年利润亏损,在管理层的综合考虑下,更愿意用唱反调的方式进行隐秘的盈余管理,这样做不仅利于公司融资的需求,更能避免过于明显的盈余管理。安源煤业将原本列入2018年的计划,提前到2017年实施,部分煤矿也延至2020年实施,看似盈利得合情合理,实际明显存在“洗大澡”行为,以便后期少提资产减值损失。

3 安源煤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

3.1 夸大当期亏损

2017年安源煤业第三季度年报合并报表的净利润亏损1.11亿元,其全资子公司江西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在2017年

12月获1.12亿元产能置换款,获得的产能置换交易款恰够能弥补今年前三季度的亏损额,全年业绩有望扭亏。而实际却亏损了7.18亿元,安源煤业解释称,虽然商品煤价格上涨,但由于去产能实施与主力矿井曲江煤矿技改停产,导致煤炭产量大幅下降,使得毛利增加有限。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此次的去产能计划中,安源煤业将关于所属青山煤矿列入2018年关闭退出计划提前至2017年启动。安源煤业很可能在最后发现不能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扭转亏空,且考虑到2018年即将面临退市压力,其管理者定会未雨绸缪,倾向于选择放大当年的亏损,以争取未来年度的盈利可能。

3.2 满足融资需求

在过去几年,煤炭行业处于低迷时期,许多上市公司自有资金无法满足自身发展需求,难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唯有靠大量的外部融资,以确保自身的经营生产。安源煤业主要以银行信贷的债务融资方式为主,相比于股权融资,债务融资财务风险较高,但其融资成本较低。向银行贷款的程序复杂且提供的资料需要极其详细,贷款的额度往往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挂钩。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想要申请更多的贷款金额,往往需要注重相关财务数据,向银行提供一份较好的财务资料。在被压贷、限贷的压力下,2016年到2019年安源煤业从金融机构获得人民币授信额度由33.82亿元降至27.12亿元,2020年其从金融机构获得人民币授信额度为35.09亿元。面对较窄的融资渠道,安源煤业通过不提或者少提因去产能关闭退出煤矿计提减值准备事项来优化财务报表的数据,以弥补自有资金困难,达到满足自身融资需求的目的。

4 安源煤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4.1 实现扭亏为盈

通过前面章节的分析,安源煤业以不提或者少提减值准备事项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为公司报表稍加修饰。安源煤业在2016年与2017年连续两年计提大量的资产减值准备,2018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少,且转回或转销了332.84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为公司摘星摘帽起一定的作用,当年实现6146.69万元的盈利净利润。2019年安源煤业转回或转销了1268.32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当年实现1172.56万元的盈利净利润,而2020年其又开始计提相关去产能的减值准备事项,当年营业收入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净利润仍亏损,为此安源煤业收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工作函。显而易见,安源煤业在2018年度与2019年度有着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的行为,并且成功实现扭亏为盈,避免了退市的风险。

4.2 拉动股价上涨

2018年4月安源煤业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股票简称变更为“*ST安煤”,从上图明显看出,自从安源煤业被冠上“ST”称号后,其股价有所下降,从2018年1月到2018年4月其股价从3.04元下降至2.57元,而2018年往后的月份其股价一直未超出2.5元,明显的低走趋势。2019年1月安源煤业发布了2018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后,其股价明显上升,2019年2月到6月的股价一直保持着超出2.5元的状态。从被“ST”处理到重新经营盈利后,安源煤业的股价明显有所回升。由上述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安源煤业资产减值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能够拉动的股价上涨。在某种程度上,股价波动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的盈亏状况有关。一般来说当投资者看到盈利的消息时会认定公司有发展的前景,并增加了投资信心,虽然现在的投资者学会了瞻前顾后,但往往限于表面的利润,很少投资者能够做到吃透公司所公布的财务信息并进一步深究其具体原因。当然除了投资者缺乏相关的财务知识以外,公司的选择性披露财务信息也会造成投资者获取的信息并不完全,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的判断。作为煤炭行业,安源煤业需要大量的外部融资,而股价上涨能提升公司的形象,有利于再融资,能够获取更多的融资资金,解决自身的资金困难。

5 规范企业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的相关建议

5.1 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

从上述的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得知,企业可以通过计提与转回相应的资产减值科目来实施过度盈余管理,国家仍需不断地完善会计准则,紧抓灰色地带,增加更多客观判定标准,减少企业自主操作空间,保护相关人士的切身利益,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的监管力度。现行的会计准则已经明确禁止转回已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上市公司的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但在现实中,许多上市公司见缝插针,抓住了会计准则的漏洞,选择通过计提与转回一些短期的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仍需要相关制定者见招拆招,提高对上市公司计提与转回相关短期的资产减值准备的关注度,不断加强对资产减值损失计提与转回的监管力度,在监管过程中,需要核实公司相关资产减值数据是否有效真实,也可以根据各行各业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规定,严格制定不同行业间计提与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标准,尽可能压缩企业的自主选择空间,减少企业利用其进行盈余管理。

提高资产减值准备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相关财务信息,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若上市公司为经营业绩刻意掩盖或含糊表达其披露信息,就会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投资者与管理者所掌握的财务信息往往不对称,这样对于投资者来说,看到的可能是不充分的披露信息,甚至是企业蓄意修饰过的披露信息,根本无法做出较为正确的决策,许多管理者会利用这一点“神不知鬼不觉”地进行的盈余管理。因此,只有资产减值准备信息披露尽可能详细且规范化,才能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监管部门应在企业披露计提重大资产减值准备的信息时要求更加严格,以防企业对计提原因笼统地进行说明,且后续的有关资产减值的转销,需要相关部门加强追踪,判断之前的减值是否虚报。

5.2 完善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董事会与监事会的组成都是由公司内部人员选举出来的,多多少少会受到内部利益关系的牵扯,致使其设立陷入形同虚设的困境。在企业实际中,大多数董事会受股东大会和内部人员掌控,且相关的董事会议事规则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到位;同样也是通过内部举荐的监事会,可能难以有效发挥其独立的监督能力,出现“有心无力”的尴尬现象。由此可见,这样的公司治理状况或多或少会增长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只要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者之间相互制衡的作用,才能避免发生信息不对的情况。第一,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则制度,确保董事会的独立地位,并根据公司自身的经营情况完善董事会议事规则,为公司制定合适的经营战略,持续性关注公司的绩效,及时把控风险,使得董事会发挥其真正作用。第二,提高监事会在公司的地位,注入高质量专业人才。法律对于企业监事会没有具体划分监督的实施途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逐步探索适合自己的详细规定,其监事成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并定期进行一定的培训课程,以丰富监事成员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其监管能力。

5.3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最基层的记录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影响着企业整体发展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对于会计人员而言,最基础的要求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在道德方面,会计人员要严格要求自我,不断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做到学法知法守法,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在专业知识方面,会计人员要保持永无止境的学习并且与时俱进,及时关注会计方面的新出台的准则,不断提升自己的财务学识。另一方面,公司可以建立与会计人员有关的财务知识水平考核和相关监督制度,按每月每季度进行分期考核,并定期安排会计人员参加会计讲座,开展公司财税系统的培训学习,以及邀请高校老师授课,不断重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提高会计人员职业水平。

5.4 加大处罚力度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监管体制建设仍处于有待完善的状态,各地方证监会受地方政府干扰的可能极大,其独立性受到很大的约束,而且证监会的人手不足,缺少足够的威望,弱化其监管效果,使得上市公司有机可乘。安源煤业于2018年9月被江西证监局指出其未按时履行关于某些煤矿注入上市公司的承诺,仍存在直接或间接持有这些煤矿资产,并未披露相关承诺事项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的决策程序的问题,违反了我国相关的规定。而最后证监局仅仅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要求安源煤业当时的常务副总经理接受监管谈话,明显看出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处罚力度较小,导致了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仍在上市公司中频繁出现。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在监管措施中加强处罚的力度,使其进行盈余管理所获得的小利无法承担其处罚的额度,从而减少盈余管理行为,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tsai.com.cn/news/2121.html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