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逐步发展,化学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方面显得至关重要。其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培养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历程中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刚接触化学的中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几乎是不具备的,那么,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就源于教师的实验教学。实验在一定水平上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的积极性,保障教学高效率,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规定。
因此,中学化学教学的有关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根据资料显示,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现象,教师讲实验、学生从未去过实验室做实验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以至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为了了解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民族中学化学教学现状,本人对此展开了调查研究与分析,希望可以发现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策略,为中学教师的实验教学提供参考,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改善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hemistry discipline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qualities. Among them, it is crucial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Cultivati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talents with practical ability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Cultivating practical ability is one of the cor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also one of the main goal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hemistry is a course based on experimen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ust have a certain practical ability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bility) in the course of learning chemistry. The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bi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ho just start to contact with chemistry is almost not available, then, the cultivation of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bility comes from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teachers. The experiment can enhanc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ensure the high efficiency of teaching and carry out the provisions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problem of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are very worthy of our attention. According to the data, in the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here are still many phenomena that do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teaching phenomenon that teachers speak experiments and students never have been to the laboratory to do experiments is common, so that students’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bility can not be exercised. Based on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emistry teaching in Huangguoshu Minzu Middle School, Anshun City, Guizhou Province, I carried out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hoping to fi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emist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experimental teaching; status quo investigation; improvement measures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初中化学教学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实验方式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实验心态和思维品质,感受和了解科学合理实验,培养科学素养,是实验教学课堂的新思维。实验是一种特有的实践活动。根据参加实验的全过程,学生不但可以把握实验的办法和专业技能,还能够培养科学精神,最后形成科学素养。所以,新课程标准把实验作为学生达到上述要求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这就需要让学生感受实验的过程,认识实验在具体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功能。我们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具体办法,如要求学生积极明确提出实验问题,单独或根据协作方式设计方案实验,有效处理实验数据信息,产生科学合理的实验结果[1]。
近年来,初中化学实验考核已增加为中学生毕业考核内容之一,考核体系也逐渐完善。可见,化学课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进一步的落实。
1.1.2初中化学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在化学教学和学习的历程中,初中实验教学可以协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探索和发现化学规律,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学生思考、观查、实际操作、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现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实验是学生完成“三维”目标的重要途径[2]。
中学生求知欲很强,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很好奇。针对初三学生而言,实验是从来没有了解过。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驱动力。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学会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前提条件。因此,化学教学对学生学习具有良好的推进作用。
1.1.3初中化学教学的问题
通过笔者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和文献研究发现,目前的中学化学教学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
在中国现阶段的初中化学课程中,应试教育的观念导致学校和教师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尽管2011年施行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规定加强实验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但国内绝大多数中学为了更好地追求完美学生的成绩,依然以理论知识课堂教学为主导,把实验教学放到无关紧要的地位,仅把实验教学当做一种“过场”而已。从总体上,现阶段在我国中学的实验教学全过程中,老师通常是先对实验基础理论开展讲解,再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流程和常见问题。在教师的严格监督下,学生一步一步地“效仿”实验全过程,实验后几乎沒有总结和反思。这类实验教学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塑造学生的自主性研究观念和创新精神,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的价值并不大[3]。
学校领导对实验教学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大力支持教师实验教学工作。实验所需的预算由上级拨款,仪器和药品没有及时更新[4]。教师的实验教学可能存在功利性,他们通常只在精品课程、公开课作为“画龙点睛”之笔才让学生实验。许多教师认为实验课很耗时,从而影响进度,因此产生了口头讲述实验等不良现象[5]。由此可以看出,中学实验教学改革并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获得推进。另外,教师沒有把实践活动能力、创新精神和意识放到实验教学的主要地位,缺乏职业道德素养,仅仅是普通的一名“教书匠”。学生实验开课率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对常见仪器的使用和主要的实验操作把握不好,造成教师更不愿意花时间做实验,让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知识,产生恶循环。
1.2研究现状
1.2.1国外中学化学教学现状
在国外,有许多国家都认为化学教学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全世界的中学科学教育都更加重视化学教学,并采取各种措施来增强化学实验的地位。
在美国化学教学占主导部分,其中多以学生实验为主,其中以学生的实验为主要内容,学生有批量的实验机会。实验室也是课后对外开放。在安全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自己想探究的实验。该方式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爱尔兰的学生实验开课率高,并且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主题进行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6]。
1.2.2国内中学化学教学有关的研究综述
与国外相比较,我国的实验教学研究相对起步较晚。1986年施行的化学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此为起点,我国化学教育界对化学教学功能的重新审视,体现出化学实验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价值[7]。
已经有许多化学界学者和教研人员对一些地区的中学化学教学进行调查,并提出建议和看法。
李瑞对开封地区的学生和化学教师进行调查,根据心理学、教育学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应多将探究式实验教学渗透到课堂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教学素质[8]。
魏朝云对新沂市部分教师和学生展开调查。从学校、老师和学生三个层面研究了中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实验教学改革必须使校长、教师、学生转变传统的观念、改善和提高实验室和实验员的质量和素质、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改用多样化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建议[9]。
胡耀伟对对仙桃市的五所公立初中进行研究,以多元智力理论、罗杰斯人文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析中学化学教学的不足之处,提出加强实验教学的课外延伸,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观念,在实验时应体现STSE思想,即强调绿色实验和微型实验的观念[10]。
1.3研究内容
通过文献阅读,充分了解中学化学教学的应用及其意义;根据数据调查,对安顺市黄果树民族中学化学教学的应用情况、教学效果、教学意义进行研究和总结,分析其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研究思路
通过查阅资料,充分了解中学化学教学的应用及其意义,确定研究的方向(中学化学教学现状分析、教学意义、发展趋势、教学建议);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学化学教学的应用情况及教学效果;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和相关资料,浅谈中学化学教学意义及发展趋势;总结整个调查分析过程,并完成论文的撰写。
1.4.2研究方法
文中主要是选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践教学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对收集到的中学化学教学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了解相关的理论,引出自己观点的分析。
(2)问卷调查法
根据对安顺市黄果树民族中学化学教学现况的展开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为论文提供数据,客观分析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3)访谈法
是一种研究性交谈,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化学教师)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有关教师和所在学校关于化学教学事实材料。
(4)实践教学法
根据提出的观点,应用到实际的化学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课后反馈进行分析和总结。
1.5研究意义
化学教学在中学课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很多学校对中学化学教学相当不重视,化学课每周只有3-4节,课时很紧,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教师草率地进行实验教学,“死记实验”等现象仍然存在。在安顺市黄果树民族中学化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育实习中,笔者发现实习黄果树民族中学化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走出应试教育的牢笼,提高学生化学六大核心素养,培养具有探究精神与创新理念的社会人才,笔者开展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并对目前的中学化学教学提出合适的建议供化学界学者参考。
2 中学化学教学有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依据
2.1中学化学教学有关概念的界定
2.1.1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验是学生掌握知识和锻炼实验技能的关键步骤[10]。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实验使得所传授的知识不那么抽象枯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学生还可以根据实验获取需要掌握的知识,锻炼敏捷的思考能力,培养中学生应有的科学素养。
2.1.2化学教学
实验是化学学科学习的根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执行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完成学科育人功能的主要因素[11]。伴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动,中学化学教育新课程体系明显冲击着目前的高等师范化学教育体系,对中学化学老师的素质和实验课堂教学能力明确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规定[12]。这意味着化学教学的地位逐渐提高,要求教师的实验素养必须要达到标准,从而有能力保质、保量地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和应用能力。
2.2中学化学教学策略理论依据
2.2.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将人从出生到15岁左右的智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互相衔接,顺序不变但特性各不一样。这四个阶段的区别主要是运算水平不一,皮亚杰是世界上第一个用运算来区别智力发展阶段[13]。
随着学生智力的发展,到达一定的年龄后学生的认知就会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在这个阶段,
学生不用借助具体的事物作为中介而产生对物体的抽象化概念,可以在思维中独立利用抽象思维能力来建构事物及其运算过程。行为主体的认知能力早已逾越了客体本身,成功地从具体事物中解放出来。与具体运算阶段的“不相信假设”不一样,学生逐渐解决纯粹假设的问题。与此同时,行为主体可以娴熟地运算符号,依靠大脑中此前产生的抽象化概念和假设解决问题[14]。概括地来说,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可以进行假设——演绎的推理,并且能认识命题间的关系,已从具体运算阶段的无法进行抽象思维发展为具有抽象化思维逻辑,摆脱了具象思维的束缚,可以根据假设和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
2.2.2学习动机理论
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的内在历程,并且会维持下去,并正确引导该行为走向其目标[15]。动机总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当人在做不一样的的实践活动,动机的性质也会不同。也就是说,当动机与学习相联系时,就会形成学习动机。通过自我调节,个体将内部需求与学习行为的外部诱导因素结合起来,形成激发和维持学习行为的驱动因素[16]。
3安顺市黄果树民族中学化学教学现状调查的设计和分析
3.1调查内容及对象
本论文是研究与分析中学化学教学的现状,将对安顺市黄果树民族中学初三的部分班级进行匿名的问卷抽样调查,以访谈的形式对学校部分初三化学教师调查,并通过一名在编化学教师的课堂实录
3.1.1对学生的调查
于安顺市黄果树民族中学中随机抽取的2个初三班级,以“问卷星”小程序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预计回收问卷100份,实际回收问卷62份。问卷题目主要以5个维度进行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表1.问卷的编制
维度 | 题目 |
学生对化学教学与化学实验教学的态度 | 你对化学感兴趣吗? |
你认为开展实验教学对学习化学有帮助吗?有什么帮助? 你喜欢什么样的化学实验形式? | |
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 你所在学校多以什么方式进行化学实验教学? |
你所在的学校开展实验课程(去实验室上课)的频率 | |
学生实际实验水平自评 | 你认为你的实验水平如何? |
3.1.2对教师的调查
随机访谈教师人数7人,均为在编初三化学教师。
表2.访谈内容的编制
维度 | 题目 |
教师特性 | 教师教龄 |
教师职称 | |
教师学历 | |
通常以什么方式进行教学以及其原因 | |
学校特性 | 学校实验室的开设情况 |
仪器与试剂是否能达到正常教学的要求 | |
学生课表上是否有特定安排化学实验课 | |
学校聘任的实验员特性(学历、工作能力、工作量) |
3.2调查数据的统计
3.2.1对学生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82.26%的学生对化学都是非常喜欢的,16.13%的学生不是很喜欢化学但是也还没达到厌恶的程度。总的来说,大多数学生喜欢化学,化学做为一门新的学科,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大闪光点,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化学实验传授知识,还能调节课堂气氛,让枯燥乏味的课堂越来越具有活跃性。
调查发现,87.1%的学生认为化学实验对自己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占调查对象的大部分;小部分学生认为实验对学习帮助不大或没有帮助。事实上,实验能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现象、反应及其原理。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在此之前从没有或极少接触化学,化学反应及其现象是非常的陌生。如果仅靠记忆力死记极容易导致知识的混淆,极难形成长时记忆。教师通过化学教学,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且具体的知识,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化学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与方法,它能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其他课程是无法替代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是常见的实验教学方式。随着网络世界的快速发展,一种新型的化学教学方式应时而生。一些学者甚至是在校学生通过移动设备将实验过程上传到网络上,教师可通过一些网站或APP观看这些实验视频并下载用于课堂上播放,以观察实验视频来取代传统的实验教学形式。据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实验教学形式是学生小组实验,占48.39%;其次是教师演示实验,占46.77%;喜欢观看实验视频的学生占4.84%。教师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亲自规范地将整个实验过程演示给学生看,学生仅通过视觉、嗅觉等参与化学实验,其中视觉占主导部分。学生分组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强调是“做”,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实验中验证真理,真正意义上参与到化学实验当中,学生获得的参与感更多。因此,喜欢分组实验的学生会偏多一点。
在安顺市黄果树民族中学化学教学中,演示实验占75.81%,观看实验视频占20.97%,学生小组实验仅占3.23%。教师多以演示实验进行课堂教学,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实验的次数较少。笔者认为演示实验虽然比观看实验视频更加直观,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操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开设学生实验的频率调查如上图所示,完全没有开设过学生实验的情况占6.45%,学生实验平均每周开设一次以上的情况占19.35%,平均一个月以上的情况占19.35%,平均一学期才一次或以上的情况占54.84%。一半以上的学生一学期去实验室完成实验的次数仅1-3次,甚至有6.45%的学生完全没有做过学生实验。可见,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体验化学实验的机会极少。
基于以上化学教学现状,笔者也同时以自评方式对学生实验能力进行调查。67.74%的学生能在教科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掌握大部分的实验技能,并能独立完成实验;27.42%的学生需要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实验,这类学生的实验基础不够扎实,需要较多的实验机会加以巩固和提高;4.84%的学生对实验操作一概不通,这类学生可能是班级的边缘生,对于实验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掌握能力不如其他学生。
3.2.2对教师调查结果
(1)教师教龄、职称、学历
教学年限在5年以下2人,6-10年教师2人,11-20年教师2人,20年以上教师1人。职称为一级、二级教师各3人,暂无职称教师1人。学历为6名全日制本科生和1名非全日制硕士生。
以教师教龄、职称以及学历这三个变量为访谈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如上。教学任务(包括化学教学)是在教研室的监督下,科组长及备课组长统筹安排和布置化学教学方式,教师具体在课堂上如何进行实验教学主要取决于客观因素,与上述三个变量无关。因此,这三个变量在教师进行化学教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2)通常以什么实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什么?
以实验演示法为主,观看实验视频为辅。选择演示实验的原因是可以节省时间,在课前准备好所需的仪器与试剂,部分实验(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需装瓶也可提前装好。在课堂上,教师站在讲台上进行实验,所有学生都能清晰地观看并记住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播放实验视频的原因为①实验条件苛刻,无法在教室完成;②更加节省时间,课时紧张;③缺乏实验仪器、药品。
(3)完全不开设或较少开设学生实验的原因
①课时紧张,开设学生实验易影响教学进度;②部分学生过于活跃,难以控制实验课堂,并易造成意外;③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各不相同,难以均衡分组,并兼顾到每个小组每位同学。
(4)学校实验室的开设情况
两所中学均配备常规的理化实验室,其中化学实验室1-2个,化学实验药品室、仪器储备室均为1-2个。
(5)仪器与试剂是否能达到正常教学的要求
实验室所提供的仪器与试剂基本上能完成大部分初中化学实验内容,但如电解水、制取氯气等这类装置组装复杂、易打碎或实验不安全的实验,实验室不提供所需的仪器与试剂。另外,仪器与试剂的购买必须经过复杂的流程,上级才会审批,同时,审批时间较长,这使得实验员对开设实验抱有不积极的心态。有教师反映,有时候想做一个实验需要自己准备药品、仪器,溶液的配置以及物质的制取都需要自己完成,耗费了大量的课外时间。
(6)学生课表上是否有特定安排化学实验课
学校不做统一要求,在课表上没有安排实验课,学校较为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实验是否开设是根据每位老师和每个班级的教学进度决定的。每个班级每周4节化学课,若课时过剩,教师会自行组织和开展学生实验,其中必做实验的开设率较高;若课时紧张,一般不开展学生实验。
(7)学校聘任的实验员特性(学历、工作情况)
学校各配备一名专职的化学实验员,学历为专科或专科以上。实验员日常工作为看管学校实验室区域,与化学教师相互配合,提前准备仪器与试剂供教师开展实验教学。当不开设学生实验时,实验员的工作量基本上比较少。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