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在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方面的工作,而幼儿的教育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影响很大,特别是幼儿游戏对3- 6岁孩子成长发展的意义,喜欢玩游戏也是幼儿天生的、主动的。游戏可以对幼儿成长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根据纲要 和指南知道,3-6岁幼儿是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对象,幼儿主要都是在玩中学,学中玩。福禄贝尔曾说:”游戏是儿 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幸福的伴侣”。因此,本文主要对小班、中班和大班三个年龄段的儿童游戏的年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幼儿游戏;年龄特点;教育策略
Abstract
Now China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work of education, and children’s education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future study and life, especially children’s games for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ged 3-6 years of significance, like to play games is also children are born, active. Games can have a positive role in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outline and guidelines, children aged 3-6 are the target of teachers in kindergarten, and children are mainly learning and learning to play. Froebel once said: “Game is the nature of children, games are children’s happy partner.”Therefore, this paper conduct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g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games in three small, middle and large classes.
Key words: children play; age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 strategy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3-6岁儿童是我们幼儿教育的重要对象,不能马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幼儿教育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深受幼儿喜爱,皮亚杰 通过实验证明, 游戏的种类和质量对幼儿的智力和发展有很大影响。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 要(试行)》明确指出,要重视游戏,使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1]; 使幼儿园的活动游戏化,使幼儿真正在游戏 中得到和谐的发展[2]。经过调研结果和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园的游戏活动都存在问题。如:许多教育工作者 对游戏的认识不够全面,往往重课轻游戏,重结果轻过程;游戏中的角色定位错误;教师充当导演,让幼儿按照教 师的剧本进行游戏;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幼儿园是为了学习知识,而不是为了游戏,等等。要解决儿童游戏的这些问 题,需要从儿童游戏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游戏的特点和对儿童游戏教学现状的分析,找到解决办法, 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特点调查研究,丰富了每个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的理论内容[3],为小、中、大班三 个阶段幼儿游戏的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实践意义
从实践意义上来讲:通过研究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特点[4],能够为三个年龄段的幼儿提供适合 他们年龄段的游戏[5],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文献综述
1.相关概念界定
游戏是儿童的一项活动。是适合3-6岁年龄特点的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有意识的在玩,是在 创设的情景中通过想象和模仿生活中的社会活动。
2.国内研究现状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的现状和特点,将研究主题细化为[6]我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岳慧兰撰写的 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现状与发展、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性质与特点、游戏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游戏 环境的创建、游戏活动组织与游戏的引导。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研究的发展在国家教委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 条例中。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的开展有了更加明确和详细的规定,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开始迅速成为人们关 注的问题领域,我国在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的研究在近十年来的发展速度很迅速。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的刘焱 [7]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关于幼儿园游戏与教学的专著,对中国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研究有着开创性的意义。于此 1999年曹中平出版的《儿童游戏论》与在2004 年的时候刘焱发版的《儿童游戏通论》,从多个方面揭示了不同年龄 段幼儿的游戏的特点。这些研究成果大大的丰富了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的理论研究,对于我们在生活中的实践具有很 好的指导作用,很好的为我国的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研究发展的进程速度加快很多。
二、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分析
(一)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时间特点分析
在观察中,观察并记录每个游戏事件中幼儿的游戏持续时间,记录数据后,总结计算每个年龄段幼儿游戏事件 的平均持续时间,三个班级的幼儿平均游戏持续时间2-1-1图所示
图2-1-1 3-6岁幼儿平均游戏持续时间折线图
1.小班幼儿的游戏时间特点分析
从图2-1-1可以看出,小班幼儿玩游戏所持续的时间是较短。在观察中,教师给小班的幼儿安排了游戏活动,小 班幼儿在一开始会积极地投入到教师安排的游戏中,感受着各种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但是,经过观察,我们发现 小班幼儿玩游戏时积极的状态时间范围大概在10~15分钟左右,超过了这个时间范围后,他们就会失去兴趣。
2.中班幼儿的游戏时间特点分析
从图2-1-1可以看出,中班幼儿玩游戏所持续的时间相对于小班来比较长,注意力较集中。4-5岁的幼儿在生理 上进一步成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进一步发育。兴奋性和抑制性过程都有很大的改善。这表现在孩子不像以前那样 容易疲劳,可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而且集中精力进行某种活动的时间比以前延长。例如,上课时间也可长达20分 钟。神经系统活动的进一步加强还表现在对事物的反应比过去快,抑制能力增强
3.大班幼儿的游戏时间特点分析
从图2-1-1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大班幼儿玩游戏所持续的时间相对于所持续的时间相对于小班与中班的幼儿来说 注意力更加集中,持续时间更长。上课也可达到25到30分钟。神经系统活动进一步加强,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二)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目的性特点分析
在观察中,观察并记录每个幼儿在玩游戏时所带的游戏目的性,记录了总共360个事件,其中每个班级的幼儿事件为120件,总结的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目的性如2-2-1图所示。
1.小班幼儿的游戏目的性特点分析
小班在游戏中没有强烈的目的感。他们喜欢和同龄人玩同样的游戏,而且喜欢模仿,看别人在玩什么。只有当 别人提出问题时,他们才会注意自己的结构,开始思考 “这是什么?到了后期,在成人的指导和示范下,儿童逐渐 形成游戏的主题,但主题仍不稳定。
小班玩的游戏,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规则。无论玩什么样的游戏,小孩子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对于游戏 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规则,小孩子有时会遵守,有时不会遵守。
2.中班幼儿的游戏目的性特点分析
中班的幼儿对于游戏活动的目的性相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对于游戏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 解,参加各类游戏活动时,有着积极的热情,并且对于自己正在参加的游戏活动,能够努力的完成。
3.大班幼儿的游戏目的性特点分析
观察显示,大班幼儿的目的性相对于中班和小班的幼儿的都要强些。大班幼儿的身体和心理成长都比较完善, 大班幼儿的游戏活动范围变大,他们有着更加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大班的幼儿已经开始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自身的能力特点来选择一些自己想要玩的游戏活动。相对于中班和小班的幼儿,大班的幼儿 开始不满足于简单的跟随和服从,而是有自己对游戏活动的看法。
(二)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交往特点分析
游戏性互动事件发生在儿童玩游戏的时候,也就是说,他们在游戏中与其他儿童有游戏性互动。在本次研究观 察中,分别记录了三个年龄段的幼儿的游戏事件,每个年龄阶段记录一百个游戏事件,观察结果如图2-3-1和图2-3-2所示。
1.小班幼儿的游戏交往特点分析
小班的幼儿在游戏活动交往中,他们的交往能力不强,角色意识相对较弱,与游戏伙伴互动性欲望较弱。在一 般的情况,基本都是自己的玩自己所拥有的玩具,只有偶尔出现与同伴互相发表简单意见或者想同伴借玩具的情 况。
2.中班幼儿的游戏交往特点分析
儿童对同伴交往的需求和能力进一步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中班幼儿的游戏能力和水平得到发 展,他们与同伴的合作游戏也逐渐发展起来。他们不再满足于自己玩,而是开始喜欢找同伴一起玩。中班的孩子对 互动有强烈的需求,这种需求在独立游戏活动中得到了实现。
3.大班幼儿的游戏交往特点分析
大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交往中,相对于小班和中班的幼儿,游戏活动的合作水平较高,开始喜欢以合作方式进行 游戏活动,大班的幼儿更喜欢和同龄的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活动。因为生活经验的增加和理解能力的增强,他们在游 戏活动中,更多以合作游戏为主。
(四)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创造能力特点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创造能力特点在各个年龄段中是有区别的。本次研究观察详细记录了幼
儿在游戏中的创造能力事件,是单一的简单游戏,还是含有创造力的事件。总结数据如图2-4-1和图2-4-2所示。
1.小班幼儿的游戏创造能力特点分析
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对世界的认知还不到位,行为习惯还不完善。在校时间短,他们对学习环境和内容不了 解,在游戏环节中需要教师的跟踪指导;他们没有与其他孩子建立起人际关系,在游戏过程中大多选择单独或平行 的方式进行。在游戏过程中,小班幼儿通常难以对游戏材料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他们对游戏材料的操作通常是对老 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复制。
2.中班幼儿的游戏创造能力特点分析
中班幼儿思维的形象性已经形成了。他们开始更多时都沉浸在具象的思维活动中。但由于自身年龄的发展特 征,缺乏生活和游戏经验,中班幼儿在游戏中大都以模仿为主,很少有创新的表现。
3.大班幼儿的游戏创造能力特点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增加,大班幼儿游戏的创造能力相对于小班和中班幼儿来说正在逐步的提高。在 带班教师的指导下, 大班的幼儿已经开始能够将原有的游戏经验转化为自己的创造性,大班的幼儿对于游戏活动, 开始思考更多的玩法和操作,大班的幼儿的想象力开始在内容上逐步丰富起来。
三、不同年龄段游戏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幼儿园是幼儿最初接触教育的地方,在这个年龄中这些幼儿接受到的教育,对幼儿的未来有着很大的影响。通 过对幼儿园教师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游戏教学的问题和原因总结如下。
(一)游戏教学未能被充分利用
游戏教学利用不足是现代游戏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当代幼儿教育往往忽视了幼儿的游戏天性,认 为游戏只是幼儿教学的一个辅助环节,对幼儿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但很难真正让幼儿掌握更详细的知识点。很多幼 儿教师在设置幼儿游戏教学时,往往只是利用幼儿园的一些基本游戏设施,而幼儿很难在千篇一律的游戏过程中迅 速成长起来。而且,幼儿教师没有找到与幼儿课堂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游戏类别,所以幼儿游戏活动的实践没有针对 性,很多幼儿游戏都是重复性的,不能激发幼儿游戏的热情。幼儿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幼儿教育的预 期效果。幼儿的时间损耗比较大,安排幼儿日常游戏活动的时间不严格,幼儿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教育效果,往往 为玩而玩,在自由游戏中削弱了游戏的创造性和针对性,这与幼儿园开设游戏课程的初衷相悖。
(二)游戏教学的设计缺乏新颖的创意
多年来,很多老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忽略了对游戏的优化设计,以至于孩子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随着游戏的 进行而逐渐消退。很多孩子说,有很多游戏课程他们已经玩够了,很多游戏确实曾经给他们带来过快乐,但是随着 游戏内容的深入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会逐渐淡化,甚至会因为玩的次数多了而产生厌烦心理。没有掌握游戏的趣味 性而设计的儿童游戏,不会增加游戏的乐趣。没有经过精心开发、没有针对性的游戏往往会成为儿童学习兴趣的 “绊脚石”,使他们对游戏的兴趣大打折扣,学习的乐趣大打折扣。因此,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学习活动中的 游戏教学不感兴趣,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也不能完全理解游戏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影响儿童学习知识 的能力和信心。
(三)教师游戏化教育理念意识淡薄
幼儿教学一直是传统教学方法的一大挑战。在通常的教育理念中,通常都是教师提出问题来引起幼儿的思考,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还没有学习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过多的关注成绩的好坏,对于游戏化的教育理念了解过 少。
(四)教师游戏化教育技能缺乏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难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游戏化教育水平低,自身教学能力不足,这将导致开 展游戏教学的局限性。同时,由于儿童没有自己成熟的做事标准,必须服从教师的教学安排,这就大大限制了儿童 主体性的发挥。
(五)游戏时间安排不合理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幼儿园的教学中,游戏的时间安排不恰当,总结数据如图7-1-1所示。
调查发现,孩子们只能在每天吃完饭后可以自己玩,其他时间都是老师安排。
教师无法合理地分配时间。通过观察我了解到,大约有三周的时间是用来排练准备到的节日。这样又大大的缩 短了幼儿自己玩的时间了。
(六)幼儿游戏教学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游戏教学中教师遇到的问题
在幼儿游戏教学开展时,教师遇到的问题如图7-2-1所示。
根据问卷结果得出,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最困难的方面是材料少、场地小、幼儿人数多,其次是游戏结 束了幼儿还没玩够,再次是幼儿对老师设计的游戏不感兴趣,最后是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和教师不知以何种方式介 入游戏。这表明在很多幼儿园中存在游戏材料过少、场地少、幼儿众多的问题。
2.幼儿游戏教学中幼儿园的游戏材料不充足问题在问卷调查中,调研发现幼儿园的游戏材料不充足,利用率低。如图7-2-2所示。
图7-2-2 问卷调查了解到,多名幼儿教师反应了幼儿园的游戏材料类型比较单一与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问题,在经过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后,也走了当地的多家幼儿园查看实际情况,查看情况也确实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致,存在戏 材料类型比较单一等问题的存在。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