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财务风险管理—以海尔集团为例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财务共享模式开始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海尔集团也开始走向财务共享模式的探索之路。对海尔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关键点以及财务风险点分析发现,通过4个关键点的设置,降低了由信息缓慢、财务操作带来的财务风险,让信息更加透明,提高了财务工作处理效率。海尔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抓住机会,积极面对市场带来的财务风险,为企业的后续管理提供保障。

关键词:财务共享,海尔集团,财务风险,管理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被美国通用等大型集团逐步建立起来,利用规模效应,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我国互联网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互联网发展的优秀成果要在全国人民的生活中体现。许多表面经营良好的企业集团,由于快速地扩张,带来了一系列的财务风险,最终导致破产清算。因此,企业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必不可少。

随着全球化的程度的日益加深,许多大型企业由于分支机构众多,涉及的领域也较多,加大了工作量,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财务人员的负担,使得企业成本不断增长。在此情况下,更多的企业意识到,只有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纷纷计划开始财务转型。财务共享理念从国外开始传入国内,财务共享模式,通过集中核算,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释放了大量的财务人员去研究业务,被运用到企业的改革之中,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如今统计的数据中,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90%的企业已经采用了财务共享模式。在2007年,海尔已经开始走向了财务共享模式的探索道路。用5年时间,在企业精神、战略转型商业模式等方面,从陌生走向成熟,建设实施效果也是比较明显,作为最早实施财务共享模式企业之一。财政部还在2013年发布了《企业会计信息化标准》,要求公司和旗下子公司种类多、分布范围大的单位应该集中研究采用信息科技来推进会计集中化,逐渐成立财务共享体系。该标准的颁布,为我国企业寻求会计信息集中化的途径,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了指导和支持。由于我国财务共享模式起步较晚,理论知识上不完善,如何运作财务共享模式,减少财务风险仍然是企业信息化管理道路上的一道难题。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意义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传统的会计和陈旧的财务管理理论,已经无法满足大型企业的管理需要。目前国内外对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在于以下方面:财务风险的成因、定义以及防范管控,对财务共享的研究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价值、建设中的关键点。它是从国外开始成功施行的,因此,国内企业开始接受财务共享理念,纷纷效仿国外企业,通过财务共享进行财务转型。本文通过对海尔集团的研究,探讨在财务共享的背景下,海尔集团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强把控财务风险,提出优化手段,对海尔集团以及其他想要建设财务共享服务降低财务风险的企业管理提供借鉴。

2.研究目的

海尔集团的财务风险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得到了改善。其通过5个关键点的设置,分别是财务分工、信息系统、流程设计、绩效考核、管理模式,降低了由信息传输缓慢、财务操作带来的财务风险,让信息更加透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务作假的做法,提高了财务工作处理效率。由于海尔资产负债规模不合理,销售能力呈现下降趋势,存货周转速度和应收账款速度缓慢,这些内外部问题,给海尔集团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财务共享定义

财务共享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被视为财务的“产业化革命”,是一个财务规范化、专业化、过程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过程。基于同一系统平台、统一会计系统、统一会计方法和统一业务流程的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但共享的定义与传统的会计核算是不同的,前者考虑的是相关业务中间过程的完善,但后者仅代表工作人员对相关业务的工作等。后者也给前者的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财务共享的特点

(1)标准性:在集团层面建立标准业务惯例,并与经审查的标准业务惯例保持一致,这代表了共享的根基。经过统一的培训,可以为地方的相关机构正式颁发新的工作办法。长久性的检查和管理也是达到标准化的重要条件。

(2)集中性:模式将服务发出的一方和用户们分离开来,并对关于公司和其下属业务和小公司中间的业务范围进行重新部署,再把标准化工作的相关人员和所属企业区别出来,从而统一管理财务人员。

(3)专业性:共享服务的开展还需要遵守相关规则,比如财务流程统一化、具体数据透明化、构建信息体系、实时数据库、过程分块化、把基础和财务业务区别进行的原则进行研究。同时依照全新的科学技术实现整个中心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效率的提高。

(4)规模性:形成服务部署的具体战略思想。在相关服务充分发展后,公司单位还应该构建系统的财务体系,其中涵盖了开发、销售、外国业务、具体商品、旗下集团等财务方。如果有了此系统,公司的财务相关要求和条件都能很快的传达到业务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能够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促进企业资源整合。

(5)协议性:共享服务中最关键的是要成立一个统一的平台,把中心内包括的全部小系统和内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资源库,比如有具体的工作过程信息等,未经同意不允许改动,这可以有效地保护信息安全和长远战略的发挥。

(三)财务共享实施的关键因素

(1)信息系统: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共享方面的全面部署和开展,能够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工作水平发挥积极作用,推进企业的技术革新。

(2)战略部署:企业集团开展服务时,应该首先定位好自身的目标需求,综合研判发展的长远方向和属性,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

(3)人员监管:需要对相关职员进行综合系统的了解,比如其工作能力和技能,再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案,可以很大程度上为员工们提供动力。

(4)过程管理: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大多都是看重具体的过程,针对此情况进行改正然后再进行财务工作的具体开展,对升级改造过后的流程进行转型和升级,从而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5)绩效管理:这能够配合并联结好服务中心内部的相关公司单位,可以有效地推进企业财务方面的升级优化。

(6)组织架构:需要对此方面进行合理的改造升级,使得相关单位内部的组织框架和财务共享中心里面具体职责是清晰的,不易混淆的,这也是企业组织管理优化的一份子。

(四)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最后系统工作的结果达不到最终的目标,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的概率。

重大财务风险的意思是如果发生了重大事故及其造成的相关结果的可能性,此种风险通常会直接影响到相关主要业务的开展,会造成严重后果,最后使得关联一方不能继续发展最终破产。

一般财务风险,代表作用效果较弱,虽有影响但不会对大局造成整体威胁的。

稍微财务风险,是指影响力不大,造成的后果不太严重,不会对正常的业务活动开展产生严重后果的。

三、海尔集团案例分析

(一)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在不断创新过程中,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它起源于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型集体工厂,这家工厂开创了物联网的生态企业。截止2021年,海尔总资产为2035亿元,当时的营业收入为2097亿,提高了4.43%,利润达到了88.77亿元,同比增长8.18%,全球员工数量接近9万余人。集团经张瑞敏领导下,采取了品牌升级、多元化和面向海外的战略。2005年,提出了“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也因此,海尔进入了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这一管理模式不仅用于海尔的经营管理中,也被用于其财务管理中,在这样的基础上海尔开始了财务的变革转型之路。海尔的19个产品,包括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等,都被评为中国知名品牌。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总局表示,海尔冰箱和洗衣机是中国第一批世界知名品牌。

表3.1海尔集元近4年的经营状况

 209788.77   200882.06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营业收入(亿元) 归属净利润(亿元)184174.84   1634 69.08
  

(二)财务模式的实施过程

在1998年,海尔集团为了打造海尔国际品牌,向国际市场进发,开始实行国际化战略。与此同时,海尔集团的快速扩张,分(子)公司遍布各地,更多的人员加入到海尔,各项财务成本、资源的耗费也更多。由于距离,集团总部不能完全掌握分(子)公司相关财务状况。在这样状态下,财务数据不够准确,闲置的资金也不能及时的去运转,获取的信息不够及时,也不能保证其准确性等。因此,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尤为重要。

在2007年,海尔集团开始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三年时间,建造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平台,到2010年建造完成,海尔对规则进行了规范,内部统一了会计准则,通过规范的一致性,海尔集团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完成了创造财务共享服务的初期。2011年到2012年,是海尔集团的发展期,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将分(子)公司的基础会计核算业务集中办理,工作效率有所提高,降低了财务风险。2013年到2015年,海尔集团整合了分(子)公司的财务信息,也完成了各单元核算工作的集中,开始施行扁平化、信息化、流程化管理,财务共享建设基本成功。

(三)海尔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关键点

1.财务分工专业化

在海尔集团施行财务共享模式时,集团内部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海尔集团在往来清账、资金收付运营、质量管理等这些模块进行整合,进行业务流程的梳理,重新构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会计组织,有会计平台和资金平台两个部分。会计平台包括收付服务、税票服务、总账包包等8个模块,资金平台包括海外会计、资金运营、融资平台和金融风险4个模块。每一个模块职责明确,各尽其职。为了有效解决操作风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财务复核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在操作过程中,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财务信息,这样可以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减少财务作假。另外,海尔在资金的管控也很重视,分设了资金管理中心,资金的调配使用权由海尔集团总部统一调配,不需要单独建立账户,有利于企业的资金运营,加强资金的统一控制,降低了财务风险。

2.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管控

2005年,海尔建立了sap/ecc全球信息共享系统,由于系统的不完善,与信息平台的要求的契合度不够,企业在此基础上,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建议下,建立了全球价值信息化系统(HGVS)系统,给财务共享的施行提供了技术保证。随后,又陆续开发了其他系统,提高了财务信息的传递速度。信息化平台,在业务的融合程度上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程度。

3.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人单合一”是海尔集团商业管理模式的特色,同时,在财务管理运用中,产生了“云抢单”业务模式。这一模式的产生,营造了一个市场竞争氛围。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海尔集团建立了一个在线抢单平台,由专业人员把需要处理的会计信息传入到平台,转化为在线可抢的订单,由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排队处理,不会出现遗漏未处理情况,提升了工作效率,责任能够落实到个人,全程公开透明,与员工的薪酬考核相关。员工在工作的同时,可以增强责任心,在业务处理水平上也有保证,提升了资金结算效率。

4.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在介绍海尔集团时,提出了“人单合一”,这一模式可以考核财务人员的绩效。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海尔集团建立了“运营评级模型”绩效考核机制,用来对员工的督促。这个机制对所有员工公开透明,更改操作可能性减小。还制定了员工手册,对财务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运营评价模型”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的结果,对财务人员的信用等级做了划分,这样可以让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过程中遵守工作制度。并且,“运营评价模型”定期输出财务共享中心运营情况,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避免员工的作假作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财务风险。

四、财务共享背景下海尔集团财务风险管理可行性分析

利用财务会计指标、市场数据为基础,对财务风险水平进行衡量。由于选取β系数、股价等市场数据指标,经过市场数据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一个成熟证券市场的财务水平。在国外的市场中,市场数据是可以经常性见到的。而在国内,由于投资者在投资时的投机心理而导致的股票跌涨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务风险,因此本文在财务风险的分析中会通过财务数据进行。

(一)海尔集团财务风险管理可行性分析

本文首先选用Z-score模型对海尔集团从2017年——2021年之间的财务风险管理进行可行性分析。在1968年,这一模型被美国学者Altman提议,经过几十年的数次修改,最后在2017年的时候,Altman再次查验了在全球化环境下Z-score模型的适用性,发现在中国市场环境下,Z-score模型最初的参数设置和变量相对比较准确。

Z-score模型计算公式:Z=1.2X+1.4X+3.3X+0.6X+0.999X

表4.1海尔集团2007-2016年的Z值

年份     Z值2012   4.332013   3.582014   3.182015   3.032016   2.732017   2.632018   2.592019   2.362020   2.742021   1.65

通过计算Z值,可以发现,2017年到2019年,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之前,海尔集团的Z值分别是4.33、3.58、3.18,表明此时海尔的财务风险低下。2018年的整体家电行业在全球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环境不佳。2016年,海尔集团通过贷款33亿美元收购GEA带来的副作用,导致海尔集团的Z值为1.65,出现了很严重的风险,但接下里几年,海尔的Z值很快回归到相对安全区域。整体来看,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尔的财务风险一直位于灰色地带,因此,海尔在财务共享背景下财务风险依然存在。

(二)海尔集团财务风险点分析

海尔集团的管控模式在财务共享的背景下发生了变化,在对财务风险的识别、控制上就至关重要。成本问题由于分(子)公司多所带来的,存货管理风险由于家电行业存货多引起的,现金流量问题由于对现金流量有要求形成的。本文通过各项指标去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资产偿还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表4.2海尔集团与行业偿债能力财务数据

年份行业资产负债率海尔资产负债率行业流动比率海尔流动比率行业速动比率海尔速动比率
201055.38% 201154.84% 201254.10% 201357.49% 201455.84% 201551.56%67.58% 70.95% 68.95% 67.23% 61.18% 57.34%1.62 1.67 1.58 1.43 1.46 1.661.26 1.21 1.27 1.30 1.43 1.381.18 1.23 1.18 1.10 1.16 1.361.07 0.98 1.04 1.12 1.25 1.16

图4.1海尔集团与行业资产负债率趋势图

从图4.1可以发现,海尔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在2010年到2011年,是上涨趋势,在2011年到2015年的时候,呈现小幅度的降低趋势,由于海尔集团贷款了33亿美元去收购GEA,这时候的资产负债率低于70%。一般来说,相对安全的水平是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50%,但资产负债率的范围为50%到60%对于家电行业而言才能算水平正常。自2010年开始,海尔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一直高于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表明了企业在长期负债能力上出现了问题。除2010到2011年外,海尔集团的资产负债率都是降落走向,表明了企业及时调整了资本结构。海尔集团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基本完成是在2010年,到了2013年的时候,海尔集团的财务共享的进展比较顺利,在长期偿债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

图4.2海尔集团与行业流动比率趋势图

从图4.2可以发现,行业流动比率处于1—2之间,海尔集团也是在这个范围内变化,海尔集团的流动比率从2010年时低于家电行业平均流动比率,在一个偏低的水平。速动比率指的是每个单位的流动负债能有多少的可以变现的速动资产当做偿还保障。一般来说,速动比率的理想状态是1:1,短期偿债能力越弱,表明企业的速动比率越低,财务风险也会变高。但速动比率不能太高,太高则代表企业的投资机会成本增加,流动资产不足。

图4.3你海尔集团与行业速动比率趋势图

从2010年开始,可以发现海尔集团的速动比和行业速动比率水平基本一致,且在1到2的范围内浮动,表明企业处在较高的水平。结合三个指标,我们可以发现海尔集团和家电同行业想必,它的债务规模较大,虽然海尔集团的资本结构在财务共享模式的背景下可以进行快速的调节,短期偿债较好,但长期偿债能力薄弱。这时,海尔集团想要减少财务风险,必须去进一步地改进资产结构。

2.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的营运能力代表的是企业利用资产的程度。通过营运能力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资产存量规模是否存在问题,这关系到企业的获利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表4.3海尔集团与行业营运能力财务数据

年份行业总资产周转率海尔总资产周转率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海尔应收账款周转率行业存货周转率海尔存货周转率
20101.622.5925.6636.217.7910.78
20111.542.1427.3228.216.429.90
20121.241.7924.8121.945.229.14
20131.261.5628.2520.297.179.25
20141.191.3122.7218.456.508.92
20151.061.1916.3415.696.478.02

总资产周转率代表着每个单位的总资产相对应的销售收入。从下面图4.4可以发现,海尔集团除几个年份外,整体都是下降,和家电行业总资产周转率的变化趋势方向类似,说明企业由于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销售能力在下降,导致资产使用率不高,从而出现一定的财务风险。

图4.4海尔集团与行业总资产周转率趋势图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一年中应收账款周转的次数。从图4.5可以看出,海尔集团自20010年到2011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比同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从2012年后开始低于同行业水平,且海尔集团自2010年起下降,表明企业大部分的营运资金被使用在应收账款上,存在应收账款管理上的缺陷。

图4.5海尔集团与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趋势图

存货周转率是指一年时间里存货周转的次数。通过计算存货周转率,可以发现企业在存货管理上面的风险。从图4.6中可以发现,海尔集团的存货周转率比行业存货周转率要高,同时,也能发现海尔集团的存货周转率是下降的,越趋于同行业存货周转率。表明企业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在经营方面的销售能力有所降低。

图4.6海尔集团与行业存货周转率趋势图

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指的是企业在投资、生产和经营中获得利润的能力。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状况。

表4.4海尔集团与行业盈利能力财务数据

年份行业营业毛利率海尔营业毛利率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海尔成本费用利润率行业平均总资产净利率海尔总资产净利率
201021.69%23.38%9.92%6.44%10.74%12.08%
201121.61%23.62%8.98%6.35%9.70%10.57%
201225.07%25.24%8.92%7.29%8.23%9.75%
201327.68%25.32%9.48%8.36%9.17%10.03%
201427.53%27.52%11.40%9.85%9.99%9.84%
201525.51%27.96%12.87%8.32%9.77%7.85%

营业毛利率指的是企业每一元营业收入中包含多少毛利额,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从图4.7中可以看出海尔集团营业毛利率的趋势是上升的,和家电行业营业毛利率相比,海尔集团除个别年分外,基本上都是高于同行业市场的营业毛利率。表明企业的经营活动盈利能力上升。

图4.7海尔集团与行业营业毛利率趋势图

成本费用率可以从企业的内部成本角度去分析盈利能力。从图4.8可以看出海尔集团的成本费用管理是上升趋势,但在2015年的时候,海尔集团的成本费用率下降,但和同行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变化趋势相相反,表明海尔集团的获利能力由于近年来控制的成本费用所拉低。

图4.8海尔集团与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趋势图

总资产净利率指的是每个单位的总资产能够创造多少的净利润,可以反映出企业对总资产的利用率。在图4.9中,可以发现在2010年之前,海尔集团的总资产净利率上升,2010年后下降,在2014年的时候低于行业平均总资产净利率,表明企业盈利能力降低是由于资产利用率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图4.9海尔集团与行业总资产净利率趋势图

通过以上的财务指标,可以发现海尔集团的财务风险变动幅度大,存在的风险点,主要是因为逐渐扩大的负债规模,不合理的资产负债组织,致使海尔集团的偿债能力削弱,销售能力的降低,资金循环系统还没有全面完善,存在的资金流动性问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太多,使资本的使用率太低,在面对这些问题的状况下,海尔集团的盈利能力依然是上升,说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企业的发展不可或缺。

(三)海尔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1.产售流程的优化

从海尔集团逐年下降的存货周转率并联合经济环境来看,大部分是由于存货的积压而导致企业的销售能力降低。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时代,海尔集团已经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去销售商品,海尔集团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的销售能力依旧是下降。海尔集团应该讲生产流程以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相结合,互相配合,才能对企业的经营有所影响。海尔集团还需要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把控,寻求更多的销售渠道,对顾客的心理需求进行深挖,生产出的产品要符合广大顾客的需求。

2.资本结构的调整

在财务共享的背景下,海尔集团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很快就可以发现资本结构的不足之处,战略决策相关的流程组理当做好融资计划,依据企业资金利用期限,企业负债通过稳定手段完成还款准备。

3.应收账款回收规则的调整

从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发现,海尔集团应收账款周转时间长,由于企业能够快速增加销售额,往往会供应赊销的方式给顾客,同时,只是应收账款在总资产的比重较多,不能及时收回资金,使企业出现过多的借款。为了尽快回收应收账款,海尔集团可以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去订立客户评价等级体系,在大额赊销时,企业通过决定是否交易,企业可以通过一连串标准流程去评估客户的资产和信誉,交易后,可以设置提前还款优惠等战略,准时让赊销款回笼,避免坏账损失。

通过上面的指标可以看出,海尔集团今年的财务共享中心不能让资金的使用率提高,海尔集团应当对资金管理模式进行完善,业务活动应与资金运营相结合,经过不间断的完善资金处理模式,让海尔的资金管理水准提升,降低财务风险。

五、海尔集团在财务共享背景下的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

海尔集团在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工厂变成现在众所周知的家电行业的引领者,因此,海尔也成为了国际化品牌。各个企业紧接着进行财务共享的改革是从财务共享传入国内时开始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财务共享模式也开始被海尔集团采用,该模式的施行,在服务决策和成本节约等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海尔集团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通过财务共享模式,可以让分支机构众多、资本雄厚的企业降低财务风险,改善财务管理。在财务共享模式下,海尔集团的案例可以提供如下启示:

(一)建立高能有效的信息系统

在财务共享的施行过程中,符合企业个体特色又高能有效的信息系统是至关重要的。适宜的购置配套产品以及高能有效且统一的制度标准,两者不可或缺,为企业做出战略提供支持。当数据输入到信息系统后,财务人员依据标准化的制度及流程进行操纵,不能随意修改数据,在操作完后,信息系统会自行生成企业需要的财务信息。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有效减少人员处理错误的风险。因此,建立高能有效的信息系统对企业的管理尤为重要,能够减少财务风险。

(二)构建适宜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结构

企业的不一样,对于在财务风险控制的情况及需求都不一样,这需要依据企业的特征去对财务共享服务的组织结构进行调节。应清楚划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岗位,明确其职能责任。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中业务流程、会计核算等这些岗位,使得企业的分支机构不能设置相同的职位,扩大了业务范围,因此,企业的职能划分尤为重要。企业应当依据自身特征去制定岗位职责,不能和其他企业的制定相同。为了便于责任明确到个人,各个岗位职能权限不能相同。为了顺利实施财务共享,规避企业内部的利益矛盾,上下级岗位的职能权限也要考虑到多方的利益。

(三)创建适宜的激励体系

本文在分析海尔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点发现,在此过程中,对员工的激励产生了积极的激励效果,符合海尔“人单合一”的理念。同时,在施行的过程中,也会对工作人员有了新的请求,企业内的利益关系也会被破坏,因此,要定期进行员工培训,熟悉实际的操作,增强风险意识,提高综合素养。施行财务共享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减少财务风险。

(四)制定财务共享统一标准

为了让财务共享在企业内部顺利施行,海尔集团制定了统一的标准。财务共享服务建立的前提是:业务流程、企业内部会计政策、会计科目拥有一致标准。企业要进行数据及资源整合,之后的标准才能被分支机构及子公司适用,企业自身在适应新的模式时状态更加。企业在整合过程中,应分析原来流程的不足之处,满足原先需求的情况下,对不足之处加以改善,能够有效规避信息作假,业务及财务信息获取方便,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增加。

结论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市场激烈竞争,我国很多企业设立起分(子)公司,用于全国各地业务往来。由于企业的扩张,带来了财务风险。本文将财务风险和财务共享相结合,研究基于财务共享背景下财务风险管理。通过建立海尔集团管理要点、提高管理效率、设置的风险管理关键点以及存在的财务风险点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海尔集团的财务风险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得到了改善。其通过4个关键点的设置,分别是财务分工、信息系统、绩效考核、管理模式,降低了由信息传输缓慢、财务操作带来的财务风险,让信息更加透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务作假的做法,提高了财务工作处理效率。由于海尔资产负债规模不合理,销售能力呈现下降趋势,存货周转速度和应收账款速度缓慢,这些内外部问题,给海尔集团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tsai.com.cn/news/556.html

滚动至顶部